首页

市政协委员陈立新:把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沙古镇复兴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孙成学 申祥麒 罗文新 2015-12-29 09:00

陈立新(左)来到连接洞新高速与高沙的高沙大道施工现场

陈立新(左)来到连接洞新高速与高沙的高沙大道施工现场。

高沙抗日烈士陵园,按照陈立新的设想本来要占据整个山头,搞成一个大的烈士公园2

高沙抗日烈士陵园,按照陈立新的设想本来要占据整个山头,搞成一个大的烈士公园。

高沙抗日烈士陵园,按照陈立新的设想本来要占据整个山头,搞成一个大的烈士公园

陵园建设耗资75万元,高沙商会捐助了55万元。

高沙古埠牌楼已经恢复,石板路,复古铺面还原了“高沙市”的样貌

高沙古埠牌楼已经恢复,石板路,复古铺面还原了“高沙市”的样貌。

古街上制作旧式火箱的店主已经80岁了,现在每天可完成两个火箱的手工

古街上制作旧式火箱的店主已经80岁了,现在每天还能完成两个火箱的手工。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孙成学 通讯员 申祥麒 罗文新)“租500亩地搞一个生态农业体验旅游项目,以网上预约、订购的方式,面向全国各地游客开放,让大家体验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品尝原生态的农副产品,”12月23日,59岁的市政协委员陈立新兴致勃勃的介绍他聚人气、做旅游的新思路。

满头白发的他走在洞口高沙,每个人都凑上来打招呼,村民介绍:“陈总是名人,哪个不认得他?”

他的出名不仅仅是土生土长,更多的是因为“高沙复兴”。

高沙镇又称“高沙市”,建街于秦汉、称市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立埠已有1300多年。历来为湘西南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享有“小南京”之誉,其“五里长街、烟景繁荣”向来受人称道。2010年,一批有识之士提出要复兴“高沙市”,陈立新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地方没得古镇还要造一个古镇,我们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谈起筹建高沙古商城的初衷,陈立新激情不减当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毁掉。”

在陈立新等人的倡导下,高沙大踏步走上“复兴之路”。

2011年,古商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15年底,已投入3.1亿元。

古镇保护规划、古镇文化旅游及高沙城镇建设发展线路,高屋建瓴。2013年11月,高沙晋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依照规划,这个镇将有10平方公里的土地,居住10万人口,人口和面积都是湖南省内的国家级古镇的第一名。

4年间,基础设施大变脸:高沙古埠牌楼和3万平米石板路,220多间沿街铺面穿衣戴帽复古装修,3公里防洪堤,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沿江吊脚楼和湖南省第一座乡镇商会大楼, 2500户棚户区改造、300套安置房,地标性建筑祖师桥,15公里污水管网,灯化、亮化工程等纷纷完工。连接洞新高速与城区的高沙大道正在紧张施工。

2014年以来,陈立新担任会长的高沙商会为古镇的30多名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中餐,捐资近40万元为当地消防购置消防车。投资75万元,修复扩建了高沙镇雪峰山抗日英雄烈士陵园。

当然,最重要的是古镇文化。“我们跟全国其他古镇最大的区别就是,别人只是一个文物,而我们是鲜活的商业平台,是一个载体,”陈立新认为,高沙要把商业、旅游、教育和文化融为一体。

为此,高沙恢复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龙舟盛会、戏剧年会、高沙祁剧团、春联文化送万家、古镇文化论坛和蓼湄图书馆等。

高沙巨变,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老街商铺的年租金从四年前的6千元飙升到现在的3万元,占地100平米的四层楼房2011年只要8万,现在要卖60万元。

今年,陈立新被评为优秀市政协委员,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尽快组建高沙古商城开发建设管委会,把高沙古商城迅速做大、争取2017年正式开街,以特色古镇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