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曹立国。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王清 张育溪)1月11日,在政协邵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政协委员曹立国就做大做强邵阳市三大产业提出自己的建议。
“十二五”以来,邵阳制造业总量快速增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外贸进出口大幅增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喜人。但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人才少、资金缺、政策性成本不断加大等突出问题。
为做大做强邵阳市三大产业提出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各部门要大力宣传中国制造2025,既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明确奋斗的目标,也为现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指明前进的方向,让企业家和创客明白干什么、怎么干。
2、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的框架内,设立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三大产业的专门办公室,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全局性工作,出台相关支持鼓励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和项目,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和横向协调。
3、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一是充分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包装项目,争取财政性资金支持。二是设立市级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或者更多,重点支持三大产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引导融资。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已经或即将出台的优惠政策,为所有包括三大产业的制造业企业减负。四是设立政府“过桥”资金,为有市场、有前景的制造业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时,偿旧贷新“过桥”。促进企业诚信和银行诚信,化解资金链全过程的风险。
4、加强平台建设。一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一方面增加政府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提高担保额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合法向社会融资,将银企洽谈会建成长效机制。二是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一方面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管理,简化审批手续,真正实行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在水、电、气、土地、通讯等要素保障向三大产业倾斜;三是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三大产业实行大招商与招大商相结合、做强做大与靠强靠大相结合、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的办法。四是搭建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本科院校培养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师为中心,培养三大产业的科研、技能与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采取政府补助,企业出资的方式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三大产业领军人才并留住人才。
5、加强自主创新。一是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二是完善企业创新体系,政府要出台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和奖励办法;三是推进质量、标准、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
6、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好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为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出谋划策,聚集起支撑三大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