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10月1日讯(通讯员 姜敏)近日,在我国的第九个烈士日到来之际,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脚步丈量邵阳红色土地,融媒讲好邵阳红色故事”为主题,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实地讲述邵阳红色故事,创作系列短视频作品,传颂党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将红军过老山界、贺炳炎“硬骨头”精神、萝卜眼里长铜钱、一家四代固守红军墓、袁国平烈士“红色殉道者”精神、吕振羽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等历史事件重现出来,以纪念为中国革命付出血汗的革命先辈们。
团队历经6天,行程1000多公里,一行13人,登过山,渡过桥,走过草地,大雾弥漫阻挡设备的运行,却挡不住大家的脚步,倾盆大雨拉住拍摄的步伐,却浇不灭大家的热情,每个视频的背后,是大家日夜兼程的见证,团结协作的勋章,这不仅是党史故事讲述的视频,更是思政课教学的生动素材。
宣讲人邝百荷表示,如今,从听讲人变成了宣讲人,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一代要更加努力地去好党史知识,讲好红色故事。就像王家四代坚守红军墓那样,一代接一代,把它们传承下去。
宣讲人李福表示,在这次宣讲拍摄过程中,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万事开头难,只有自己勇于去挑战困地难,去尝试失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学习也是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真正付出了努力,才会得到平等的回报。
记录员李烟烟表示,在革命先辈们的纪念馆内,从阅览展厅内陈列的一张张泛黄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我仿佛又看到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感受到他们那滚烫炽热的赤子之心和热血澎湃的家国情怀,哪怕是在这骄阳似火的六月天,也从不觉得酷暑难耐,只留有一腔热血在胸膛燃烧。
记录员廖永表示,新时达青年学生要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党史照亮前行的路,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精神。
该系列作品作品以邵阳各地的红色党史故事为基石,以长征精神、硬骨头精神、红色殉道者精神等红色精神为底色,以学生宣讲党史为路径,延续革命先辈遗志,继承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我辈迈向未来的提供精神底气。先辈们不屈的精神将引领和激励新时代青年学生艰苦奋斗,成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积极响应移动思政课的号召,创新思维与课堂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和素材,增强了教学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