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呷合喜饭看古民居 千年铺头风情万种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肖丁勤 2016-05-10 08:22

摄影爱好者聚焦铺头村  (肖丁勤摄)

摄影爱好者聚焦铺头村  (肖丁勤摄)

雨巷走来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肖丁勤摄)

雨巷走来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肖丁勤摄)

推磨的铺头姑娘  (肖丁勤摄)

推磨的铺头姑娘  (肖丁勤摄)

合喜饭等您来尝  (肖丁勤摄)

合喜饭等您来尝  (肖丁勤摄)

铺头村古老的伏龙桥横跨赤水河  (肖丁勤摄)

铺头村古老的伏龙桥横跨赤水河  (肖丁勤摄)

铺头村打草鞋的老人  (肖丁勤摄)

铺头村打草鞋的老人  (肖丁勤摄)

铺头村摇摇舞  (肖丁勤摄)

铺头村摇摇舞  (肖丁勤摄)

前来观赏铺头村古民居的游人如织  (肖丁勤摄)

前来观赏铺头村古民居的游人如织  (肖丁勤摄)

铺头古民居吸引大批美术爱好者前来写生  (肖丁勤摄)

铺头古民居吸引大批美术爱好者前来写生  (肖丁勤摄)


红网城步站5月9日讯(记者肖丁勤)吊龙舞起来,山歌唱起来,摇摇舞跳起来……5月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的千年古村——铺头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上千名游客流连于古巷深宅里,观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建筑,看重现江湖的民间手工艺,尝流传千年的苗家合喜饭,风情万种的神秘铺头村让游客赞叹不已。

铺头村位于县境最西端,与绥宁关峡乡交界,自古以来是城步、武冈入绥宁过怀化往贵州的必经要道。县志记载,该村开埠于唐朝末年,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因经贸活跃,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故命名为“铺头村”。明末清初,铺头村尤其鼎盛,这些商人沿街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虽然现在这些古民居历经数百年历史的锤炼,有很多的古民居、茶亭、祠堂已毁,但仍保留下百余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格局和特征。

站在村后的山坡俯看这片古老民居,只见黑色的屋脊鳞次栉比,高耸的马头墙起伏有致。走进每一座独特的窨子屋,触摸那些朴素淡雅的窗花,每一个建筑物都好像在诉说着一个传奇,诉说着一个朝代的文化氛围,诉说着铺头当年的繁荣。邵阳学院民俗专家唐文林教授说,“铺头村有着保留至今的如此规模的千米大街和4条纵向小街以及近百幢古民居,在整个邵阳市也是难得一见的,可以与洪江古商城相媲美!”

当天,近乎失传的古老手工艺也重现铺头,打草鞋,古法酿酒,古代造纸,手工豆腐,金童玉女压糍粑,等等,无不深深吸引了游人眼球,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狂拍,并分享在QQ和微信朋友圈。长沙游客刘晓晖在QQ空间写道,“在铺头寻找到了童年的记忆,找到了诗意的原乡,下半年我一定带长沙朋友再来感受铺头的美丽山水和神奇民俗。”

“合喜饭”,到铺头不能不品尝!世人都知晓侗族“长龙宴”,却对城步苗家“合喜饭”知之甚少。合喜饭为铺头苗族流传千年的饮食习俗,凡有贵客到来,沾亲的村民就会每家出一道菜品,集中摆放在设宴地点,让客人吃得开心愉快。相传,铺头村古时常有土匪和猛兽出没,青壮年们就常常聚集在村子外头进行抗击。初时,由于人们各自端着饭碗聚会,回家夹菜添饭又很麻烦,后来干脆就将饭菜一起端出来进行集中分享,不仅能品尝到各家不同的味道,也能加深村邻之间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这种和睦合喜的吃饭方式就这样流传下来,被称为“合喜饭”。如今,铺头村每逢耍龙灯或大型议事活动都会举行合喜饭,家家户户自发端出菜肴欢聚在一起,大人们也会将小孩带来沾沾喜气。随着时光演变,菜肴种类也不断翻新精美,不变的是铺头村民和睦合喜的情怀。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