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农村社会兜底扶贫保障”已惠及数十万困难群众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马剑敏 2016-06-03 08:55

邵阳新闻网讯   5月29日,在大祥区板桥乡敬老院,一些农村五保老人们有的坐在院子里,开心地聊着天,散着步,享受着快乐时光,其乐融融。老人们的快乐生活,受益于“兜底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农村特困五保对象,邵阳市积极落实特困供养政策,实行“托底供养”,在吃、穿、住、医、葬(教)方面,给予生活物质方面的兜底扶助。目前,邵阳市保障农村五保对象5.84万人,其中分散供养5.1万人、集中供养7326人,年发放供养金2.2亿元。

为做好社会兜底扶贫工作,邵阳市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工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社会保障兜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专项配套资金,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2:8比例分担,并将兜底扶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对生活困难群众,邵阳市通过低保提标、扩面、加大救助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确保实现基本生活兜底。从2006年开始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标准从2006年的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015年的1980元。保障人数从2006年末的4.3万人增加到2015年月均保障44.48万人。落实特困供养政策,实行“托底供养”。在建立了新型农村分散五保供养制度外,今年,邵阳市将出台城乡统筹特困供养政策,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保中的特困人员,在享受五保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照料护理”等方面的保障。

为防范“因灾致贫”,邵阳市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居)四级报灾救助网络,对受灾群众采取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2015年,邵阳市投入481万元对833户、2504间农村住房进行灾后恢复重建或损房修复,发放救助资金4635万元。在遏制“因病返贫”上,邵阳市进一步完善医疗求助,对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构建了“资助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援助”的“五位一体”救助模式,并不断调整救助政策,将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症患者等困难群众(低收入救助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列入医疗救助范围,涵盖了所有农村扶贫对象家庭。

与此同时,邵阳市还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开展“应急帮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而导致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按照各县所定标准,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或物质实物等方式给予救助。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邵阳市已逐步形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特困供养、生育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兜底扶贫保障体系,惠及了数十万困难群众。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