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傍晚时分,稻田里的蛙声一片配上隐隐约约的灯光更显得宁静,南岳村口的文化广场上,石海泉书记拉着几十个组长和代表们团团坐着召开民情恳谈会。十年前,石海泉从外地毅然返乡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挑起振兴南岳村的大梁,十年来,曾经的“风吹垃圾满天飞,车过溅起一街泥”的南岳,初步建成了“绿水青山,乡风文明”的画中村,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等国家和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为乡风文明树导向
“乡风文明怎么样,要靠组织来保障”。石海泉一直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担当,持续在队伍建设上做文章,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培优建强村班子队伍。南岳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3人为返乡致富能手、1人为退伍军人,2人次获评县“优秀共产党员”、1人次获评县“十佳村干部”、1人次获评县“最美乡村干部”;此外南岳村积极通过红星云、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村干部理论知识水平。二是推进文明乡风制度化。南岳村通过召开院落会议和村两委会议,将公德教育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确立白喜事“三三法则”,积极开展“四个评比”活动,树立“好榜样”,让群众唱主角,与文明“相约”,真切体会到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文娱设施,为乡风文明补弱项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抓手。南岳村坚持将建设村内文娱设施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石海泉领着村支两委的干部整天在村内的工地上,规划未来南岳村的村庄建设,经常有村民笑称“海书记从大老板回来变成泥腿子了”。到如今,南岳村的各类文娱设施和场地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含标准卫生室、警务室的500㎡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5000㎡文化广场,新建占地50亩的南岳公园,1000平方米的丰收广场,凉亭3个,健身设施两处,为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居环境整治,为乡风文明增优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石海泉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利用“星期五大扫除”等手段,让党员干部更多的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当中。身先士卒作表率。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那几年,群众不理解,工作难落实,大家都认为农村卫生差点就差点,石海泉却不以为然,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每周将村部和国道周围仔细打扫,带动周围群众主动加入。卫生整治标准严。随后又通过村支两委会议和院落会议制定《环境卫生管理方法》,石海泉走访入户每家每户,由户主签订承诺书,实行家庭积分制。以“星期五大扫除”为契机,培育全村讲卫生的浓郁氛围,构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明乡风劲吹着南岳的希望田野,石海泉带领南岳村的振兴之路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