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江评论

芙蓉国评论丨乘着数字化“东风”,迈上更广阔“赛道”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 2023-09-30 11:42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9月26日,邵阳市开展“智赋万企 走进邵阳”暨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开工签约系列活动。湖南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智赋万企”的生动案例,见证着邵阳市从探索起步、向纵深推进的数实融合之路;北京、上海等地企业携着26项合作协议远道而来,展露对邵阳市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与信心。

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石油”,谁能在广袤的数字世界掌握主动,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久前召开的湖南“智赋万企”行动推进大会,部署了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与新愿景,提出以“智赋万企”行动帮助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邵阳市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九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之一优先培育,积极推进“智赋万企”行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取得不俗进展。看智能化底座,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731个,发展千兆光网99514户,建成4个中小型数据中心;看智能化供给,2210家工业企业与邵阳市云服务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2023年新增521家规上企业“上平台”;看智能化应用,72家企业入选2023年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项目数量总数居全省第1位。

全球数字化的浪潮奔涌向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湖南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核心工艺智能工位升级,人工设备巡查管理由设备数采预警全面替代,车间管理成本降低60%,任务响应时效提升45%。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研发、2000万元用于更新自动化设备。企业生产一线从“制造”到“智造”的变化,折射着邵阳市实体经济的新兴之势。而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的转变,也有助于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转型是渐进发展、螺旋上升的长期过程。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数据显示,目前湖南62%的大型企业进入高层级的深化融合阶段,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从邵阳市的具体实践来看,中小企业转型或多或少存在堵点——硬件上,表现为数字化建设停留在初级阶段、基础较为薄弱;思想上,表现为对智能化投入心存疑虑、对转型发展望而却步。用心用情、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方能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产生化学反应,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湖南万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办后,前期潜心做产品研发,对于市场拓展和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以来,邵阳市工信局大力支持万脉医疗加快“上云上平台”的步伐。搭上这班“数字高铁”,该企业今年实现出口呼吸机、睡眠监测仪上万台,出口金额超过2000万元,并获得湖南省“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2000个,推动全市40000家企业上云、3000家企业上平台、180家企业列入省级制造业转型“三化”重点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的普及率达50%……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遵循数字化转型的客观规律,因时因势优化转型策略,吸引更多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传统产业一定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澎湃动能。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