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邵阳注重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相继打造了主题教育馆、主题公园、主题大道、公交专线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五大项目,全市形成了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的系列教育实践基地。
一、主题教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园地、教育阵地、实践基地
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240平方米独立成馆,包括序厅、“伟大思想、举旗定向”“和合邵阳、石榴花开”“共创未来、共享荣光”三个篇章和结语共五个部分。全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展陈内容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工作基本情况,民族工作政策法规和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历程及突出成绩,着重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与共”“五个高度认同”等理念。该主题馆综合运用图片展板、视频影像、电子沙盘、幻影成像等多种手段,直观反映邵阳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民族团结发展历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丰硕成果,突出共融发展的特色亮点,让各族群众更加便捷高效地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展示效果,获得了广泛好评,预计每月将接纳观众3000人。此外,我们以主题教育馆为主体,发挥市博物馆、市非遗馆、市美术馆、市文化馆各自优势,整体打造了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五个馆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为各族群众参观学习提供形式多样、内涵深刻、体验丰富的综合性教育实践平台,成为我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的重要依托。
二、56路“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跑起来、活起来、靓起来
邵阳市56路“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行驶路线从邵阳市城区最东面一路直到城区最西面,线路长达22.1公里,贯穿城区所有的双清、大祥、北塔三个行政区和邵阳经开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公交专线坚持车外车内一体设计、车辆线路协同配合、图文语音相得益彰,进行了全线路宣传布置,精心设计了“感悟传统节日节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中华传统美德”“共享中华民族形象”“传承伟大民族精神”“赓续党的红色血脉”6个主题车厢,对线路上的候车亭、公交站牌同步打造。同时,以市区公交专线为样板,所辖9个县市全部参照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目前全市共有10条专线70辆主题公交车常年运行,成为流动在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截至2023年4月,全市公交专线共载客200余万人次。56路“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利用城市公交车流动性强、接触面广、辐射力大的优势,鼓励引导各族人民携手团结奋斗,共同开创美好生活,让更多的群众在公交出行中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跑起来、活起来、靓起来。
三、主题大道——一条彰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气质的大道
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大道,选择城区最繁华的主干道——邵阳大道打造,主线从沪昆高速邵阳南入口直至市新行政中心,全长近20公里,横跨邵阳市主城区。主题大道通过创意设计、拓宽载体、丰富内涵,呈现出多维特色。532个“创民LOGO”主题灯箱与“中国结”灯箱连续交叉排列,无声又强烈地传播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大学生用色彩斑斓的画笔在50个主题配电箱上描绘出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标语、图案等元素,象征全市各族群众共同描绘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多彩画卷;56块展示各个民族形象的剪纸花草牌,寓意56个民族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同时,主题大道串联起主题公园、主题教育馆、公交专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多个元素,在潜移默化中让“一个共同体”“两个愿景”“三个意识”、“四个与共”、“五个高度认同”等理念不断深入各族群众心田。
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大道线路示意图
四、主题公园——一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宣传教育的综合载体
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依托市城区时代公园打造。该公园按照“合理布局、规范统一、特色突出、方便群众”的原则,充分利用市民广场现有地貌植被、基础设施,在不改变原有景观和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建设了1座主题雕塑、1个入口形象、36个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石雕、8个石椅和10个民族精神宣传牌。其中,主题雕塑用心形铸成镶嵌56个民族名字的红石榴,高8.16米,底座宽5.6米,寓意全市816万各族人民和全国56个民族一道红心向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石雕,将36种精神分别刻在36个石雕上,分布于公园四周,让各族群众充分感悟到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之源;民族精神故事宣传牌长廊,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坚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的生动局面。主题公园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各族群众参观游览,成为了市区的网红打卡地。此外,我们还依托市区紫薇公园、新行政中心公园和邵东市昭阳公园、新邵县赛双清公园、隆回县魏源公园、洞口县伏龙洲公园、武冈市王城公园、新宁县夫夷湿地公园、邵阳县振羽广场、青松公园、天子湖湿地公园、绥宁县荷叶公园、城步城南公园等打造了11个不同类型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让各族群众在休闲游园中感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造型主题雕塑
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多点开花、串珠成链、深度体验的系列教育实践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市现有12个(省级1个、市级11个)。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实现12个县市区全覆盖,推动形成“一个导说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宣讲员”“一个教育基地就是一个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的平台”的创建工作格局,呈现出多点开花、串珠成链、深度体验的特点,满足了全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其中,城步民族发展展示馆充分展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双清区姚喆纪念园和蔡锷故里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底色,注重宣传热爱祖国与民族团结相统一;新邵白水洞研学基地集劳动教育、职业体验、亲子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娱乐、创新创业、民宿体验于一体,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凝聚强大合力;贺绿汀故居充分展示贺绿汀先生为国为民赤诚情怀、奋发图强求学精神、热爱真理热爱艺术的执著追求;隆回虎形山崇木凼村展示馆展示花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传递各民族文化融合汇聚的历史脉络;新宁县委党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针对党政干部、统一战线成员等对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武冈红色记忆馆梳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绥宁红七军指挥所将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之中。
邵阳市团市委组织驻邵高校大学生参观蔡锷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