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岁月变迁,物是人非,人们靠什么去缅怀和传颂那些难以忘怀的瞬间,靠什么去定格和记录那个不可磨灭的画面?或许是朗朗上口的歌曲,亦或是栩栩如生的绘画,可到最后还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传承,离不开扣人心弦的故事。挖掘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身边人身边事,犹如大浪淘沙,去获取人间的真情、去寻觅人间的真理。
邵阳历史悠久,名传潇湘,境内早在商代即有先民繁衍生息。2000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不可枚举的动人故事,她们在平常百姓家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结出真情实意的果实;在代代相传中薪火不灭,历久弥新,发出催人奋进的光芒。本故事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邵阳大地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故事串联在一起,用心用情去引导全市各族人民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些故事不拘于形、不役于心,每一个故事都散发独特魅力:讲述了钟扬、刘启后、侯长亮等一批不谋名利的凡人善举,只为照亮人间美好;讲述了革命历程中红军战士与民族地区兄弟之间血与火的铮铮誓言、情同手足;讲述了坚守乡村四十载,为学生茁壮成长默默燃烧自己的忠诚守梦人;讲述了新时代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人生有尽情无尽,故事未完仍待续。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各民族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目 录
“红色教授”吕振羽
魏源:忧国忧民的民族先锋
贺绿汀:烽火中谱写民族团结奋进曲
护国军神蔡锷将军
杨彩虹:让非遗民族文化“美丽的中国蓝”重放光彩
花瑶挑花非遗传承人——奉雪妹五十余载传承挑花技艺
苗家妇女江卯秀 挑担“六谷”上北京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先烈祭英魂
退伍老兵的红色情怀
湘水逶迤天山下,芙蓉雪莲并蒂生
小小的东江 大大的温情
邵阳民警与维吾尔族兄弟的“石榴情缘”
杨总盛谈“掘井经”
以山为家、以林为业,开启民族团结致富路
回楚佳:白马山上的艺术雄鹰
万余红色藏品 传承两代人的红色心愿
种子方舟
助残驱贫向天歌
“长”为萤火 点“亮”希望
难忘阿玛尼
一汪清泉聚民心 “同心井”旁铸团结
大青山第一功臣
一条红军棉裤的故事
马家塘 钱家塘
种田“模范”“三多”党员
铁血丹心守家国 初心不忘守本色
做真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投身伟大援藏事业 献力民族团结 展新时代邵阳住建人担当
小蹴球“踢”出大世界
瑶乡鸿雁
行走在帕米尔高原
以产业帮扶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用爱诠释民族心 用心谱写民族情
一束希望之光 照亮民族亲情
因为爱 所以爱
齐心共唱民族之歌 用心浇灌梦想成真
阿卜杜的梦想
两座城 心连心
乐于助人的周秀云
民营企业为人民 民族团结聚人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之花常盛开
志同道合 共助家乡 我与“苗族歌仙”阿苗千千的“神仙友谊”
大祥区绽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花
穿针绣线 月满苗楼
一次援疆行 终身援疆情
师生赓续援疆情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歌
浓浓师情化春雨
十年公益路 足迹遍苗乡
梅开宝庆 情暖鄯善
民族团结促发展 乡村振兴迎巨变
默守奉献 功而不耀
扎根一线 守护绿色
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 搭好民族团结“大舞台”
脚步丈量百姓情 民族团结暖人心
不负韶华 用“萤烛”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汗水浇灌群众幸福花 真情编织民族团结网
爱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以育铸魂,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怒放
做纯粹之人,助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