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芙蓉国评论

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邹捷 2024-01-31 15:51

近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工程师群体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步的关键阶段,科技实力也正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他以著名铁路专家詹天佑为榜样,立志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而在一·二八事件中看到日本对上海的大规模飞机轰炸,他意识到中国崛起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于是毅然决然的转攻航空工程。钱学森院士怀着航空救国的梦想,以国家事业建设为发展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历经美国的阻扰,回国后投入到了国家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建设征程中,带领科研人员从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如今,我们能从屠呦呦、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老一代科学家的身上看到,他们在青年时期所绽放的耀人光彩,正是因为他们青年时期所确立的志向和所付出的努力,而这样的光芒和力量不仅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也贯穿了国家发展的重大历程。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自立自强是制胜未来的“金钥匙“。要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要坚持科技创新。“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天和”遨游星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我国现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刻画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而这些成就离不开工程师们的呕心沥血、辛勤付出。所以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企业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施工现场到勘探一线,处处活跃着工程师的奋斗身影、处处展现出鲜活的创新创造,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 邹捷)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