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戴怡荣 通讯员 张胤)8月2日,据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自5月4日市委扶贫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热潮,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今年初至7月底,全市已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8亿元,2016年预脱贫人口23.8万人,已经全部落实了帮扶项目资金和责任人。
分解任务层层落实
市、县相继成立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以及“危房改造一批”等六个工作推进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总调度,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明确成员单位,分别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县市区明确县乡专职副书记专抓扶贫工作。
今年省下达邵阳市的减贫任务为18.8936万人,根据邵阳实际,市委、市政府把任务扩大到21万人。制定了《邵阳市2016年减贫计划》,将减贫任务指标具体分解到各县市区。市、县(市、区)、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全市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4733户
截至7月上旬,全市纳入危房改造攻坚行动的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有3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数将近一半;各县市区已基本完成施工队伍的确定和项目工程招标工作,并完成了1人户、2人户、3人户及3人以上户户型设计;截至6月20日,全市已开工建设4733户,竣工1732户,入住350户。
实施帮扶项目1615个
今年,市财政投入扶贫资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00万元,整合投入达4.3亿元,其中后盾单位安排资金9625.9万元,社会捐筹1698.4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26421.8万元。各驻村工作队围绕“12+1”建设任务,因村施策、因户举措,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雨露计划、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大病扶助、低保救助等方式重点突破,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截至目前,已实施帮扶项目1615个,完成869个,帮助驻点村修筑公路1242千米,修山塘水库1498处,解决饮水困难26.899万人,成立合作社941个,发展牛羊养殖21万头,开发产业基地17万亩,新建小学45所,建设村卫生室544个。
加大重点产业扶贫力度
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邵阳市争取省扶贫重点产业资金6000万元,在8个重点县和2个面上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干果、茶叶、烤烟、油茶、楠竹、中药材、高山蔬菜、肉奶牛、猪、羊等优势重点扶贫产业,扶持相对集中的贫困村建成一批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贫困村村村有产业。
加大电商扶贫力度,计划在8个重点县建设278个电商扶贫站和80个服务网点,目前,已经完成140个村的建设任务。
加大光伏扶贫力度,年内计划整合投资1.5亿元,完成500个村的光伏电站建设。截至6月30日,全市贫困地区共投资11668万元,建设光伏电站837个,涉及400多个贫困村,总规模11870千瓦,覆盖3594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
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贫困农户综合参评率达93%,有效授信率为69%,累计发放贫困农户小额信贷22399万元;建成金融扶贫服务站209个。新宁县率先在省内开展金融扶贫示范村创建,目前已挂牌5个村。
下半年,市扶贫办将进一步对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摸准,做到应报尽报、应改尽改,确保不遗漏一户;加快危房改造对象户的宅基地“三通一平”工作,加快开工施工进度;继续督促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搞好政策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督查力度,做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在督查中发现因工作不负责,造成底子不清、数字不准确或工期延误或施工质量问题的,启动问责程序。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力争年末小额信贷规模达到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