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6月21日讯(通讯员 姜丹)今年以来,邵东市仙槎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创“党建+民族团结”事业新局面,通过以党铸魂、以学促干、以宣聚民、以践成风,进一步推动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频共振,执“党建”之笔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以党铸魂”增强民族团结源动力。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牵头协调、各村(社区)履职尽责、全镇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新格局。建立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做到创建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领导就落实到哪里。
“以学促干”构筑民族团结向心力。学为先导,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凝聚思想共识的“总抓手”,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干部职工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工作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将民族理论融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民情恳谈会、村(居)民院落会等,带动身边群众共同学习,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来,增强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和包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以宣聚民”激发民族团结凝聚力。聚焦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发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团结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形成全民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浓厚工作氛围。同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四季“村”晚、“‘典’亮生活·伴民同行”法治宣传等活动,讲述民族好故事、传播民族好声音、宣传民族好政策,使各族群众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促使形成各族人民“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以践成风”释放民族团结影响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结合片组邻“三长制”,积极开展“做实三长制 暖心微服务”活动,组建26支志愿服务队,发动1316名村民代表入组入户,收集社情民意4200余件,走访各族群众1.2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96件,帮助解决各类群众揪心事630余件,开展关于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的宣传工作20余次,“零距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民族团结之风吹拂千家万户,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