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聂莉 龙小宝 张伟)“我们村也在农改了!我们农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亮堂!”家住武冈市大甸镇红联村李老太最近一段时间里特别高兴,因为她和村子里的左邻右舍们遇到了一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开心事。
武冈有行政村480个,2015年前有318个村自筹资金实施了农网改造。去年,武冈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积极争取,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紧密配合,国网武冈市供电公司全员奋力作为,今年七一前终让147个村、24.5万人相继享受到国家农改政策温暖;对于尚未实施农改的最后15个村,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湘西为中心、补齐扶贫攻坚短板,战略高度,据实部署、全力争取,武冈农改最后15个村如愿获批2800余万元资金。
8月10日,为让这15个村的电网改造早日实施,武冈市召开了专题启动会,会议要求相关村、乡镇:一要提高一个认识,提高农改认识,抢抓政策机遇;二要开好两个会议,开好党员干部会议、开好群众代表会议;三要签好三个协议,签好电力资产移交协议,签好废旧物资移交协议,签好农改承诺书;四要做好四件事,要做好施工放样配合工作,要做好立杆砍青协助工作,要做好废旧物资回收工作,要做好表计安装矛盾的防止工作。
各农改村村委、各乡镇负责人、各施工单位先后表态:全力配合电力部门实施农网改造工作,确保安全、高效、高质完成15村农网改造工作任务,给武冈市第一轮农改全面完成,写上精彩的篇章。
“光明工程”是国网武冈市电力公司主动对接武冈市委市政府“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民生项目的重大工程和实事工程,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旨在全面解决农村用电设施建设标准低、设备老化严重、安全可靠性差、故障报修频发及“用电难、管理难、抢修难”的“三难”问题,对于强化营销管理、提高供电质量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光明工程”将对老旧配电变压器、接户线、进户线、电业总熔丝盒、垂直干线、进层线、计量箱、断路器、表后出线等调换,统筹进行智能电能表的周期轮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光纤到户建设。
8月29日,在大甸镇红联村的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十几名皮肤黝黑的供电公司员工顶着烈日开展立杆、架线、安装变压器,他们的劳动场面和骄阳一样火热。
近年来,随着该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里的用电量迅速增长,供电线路和设备也已老化。该公司超前规划,按照“密布点、短半径”的建设思路,对该村进行农网改造升级,为村里更换变压器,并与邻近台区进行用电负荷重新规划。为了抢抓工程进度,尽可能避开高温天气,施工人员每天早上6点多就赶到现场做好施工准备。
上午10时30分,作业现场气温已超过35摄氏度。火辣辣的阳光照在脸上像针刺一样,静静呆着就足以让人烦热难耐。电力工人唯一的防晒工具——头上的那顶安全帽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刺眼的白光。汗水不停地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一滴滴落下,工作服上已很难找到一块干爽的地方。
“我们热得在房子里都不想出来,他们还得爬上爬下,工作太辛苦了。”在附近围观的村民纷纷议论,“师傅们,一定要注意施工现场安全,小心中暑。”有的老人叮嘱战斗在高温酷暑下的电力工人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穿着棉布做的长袖衫、长裤子,操作时还戴着厚厚的手套。厚实的工作服在汗水长时间的浸泡下,表面结了一些白白的盐花。“太热了,台架横担摸着都烫手。我们都是戴着手套,工作服的袖子都扎得紧紧的,虽然不透气,很热,但可以避免烫伤胳膊和晒伤皮肤,实在没有办法!”现场作业人员说。虽然天气热,但是同样热起来的还有当地村民的心。现场工作负责人说:“当地村民在施工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他们都非常朴实憨厚,主动到现场帮忙清理树障,尽最大努力提供方便。”
眼下,武冈供电公司全面推进农村“光明工程”,该公司正抢抓晴好天气,每天数十名施工人员奋战在各个农配网改造一线,力保按计划、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农网改造升级任务。因为这项惠民工程,将进一步解决当前农网架构薄弱、变压器负荷过载、线路老化等问题,确保这些区域的供电能力10到20年不落后,实现百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为武冈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创造更好的用电环境。
据悉,针对早年自费农改村的武冈市第二轮农改,将在明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