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罗屹豪)“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是出了名的湖南精神,在国网邵阳变电检修公司就有这样一个青年团队,无论寒来暑往,无论急难险重,他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先后荣获邵阳市“2024年青年文明号”班组先后获得省公司继电保护专项奖、继电保护技术监督优胜专业、“转抓强”先进集体等重要荣誉。
他们就是国网邵阳变电检修公司二次检修班。该班组共有23人,其中90后便达到了15人,负责邵阳电网的100座变电站的日常维护、检修。
保电抢修“霸得蛮”
7月28日,台风“格美”席卷湖湘大地,邵阳各县区变电站遭遇大雨侵袭。二次检修班的15位年轻人又一次挺身而出,冲在了抗洪救灾的最前面。罗杰鹏和罗凯琳在昭阳变电站内坚守了整夜,唐惟楚、罗淦斌、何鹏辉等人在漆黑的雨夜内在各个变电站内奔走,逐一排查、检修受潮设备。
“霸得蛮”,不是横行霸道、蛮横无理,而是一种不畏艰险的担当。他们始终冲在最前面,用最坚定的背影,守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春节保电期间,220千伏平溪变电站出现线路覆冰险情,二次检修班接到紧急抢修任务,连夜奔赴变电站。抢修队伍中,都是些年轻面孔。
大家连夜奋战,身上的衣服浸了雪水又冻成了冰。当他们把重达数吨的融冰电缆成功接在了线路上以后,已经是夜晚10点。
当时大多数餐馆还未开业,小伙子们早已饥肠辘辘。副班长罗杰鹏只好挨家挨户敲门,最终从老乡那里买来一箱方便面。班员们挨个蹲在老乡家门口,等着热水泡面,有些等不及的甚至直接撕开包装拿出面饼干啃起来。
“怎么我一进来就遇到这种事情哦。”新进员工小罗笑着开起了玩笑。刚进班组不久的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220千伏平溪变抢险,昨夜拖行电缆时,他踩在冰面上不慎滑倒,磕破了膝盖。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到了融冰电缆接通的最后一刻。
精益运维“吃得苦”
“小伙子们吃得苦,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理论知识扎实,解决问题能力强。”邵阳变电检修公司党总支书记肖笑说起这一群二次检修班这群年轻人,连声叫好。
“二次检修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就能做好的,翻高山、淌积水、下深谷是常事。”罗杰鹏说,一年外勤时间就达到了300天,家里成了最不常去的地方。以至于还在坐月子的妻子都忍不住埋怨他,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却独独忘了自己。”
3月15日,110千伏汀坪变电站出现直流接地故障,罗杰鹏带着罗凯琳前去检修。该站地处城步汀坪乡,四周群山环绕,光是车程便要花费大半天时间。
当车辆行至半山腰,四周却突然起了大雾,本就崎岖的山路此时能见度不足5米。为确保检修任务按时完成、线路准时送电,罗杰鹏当即拍板“下车,徒步前往”。
两人拿着手电筒,在雾中跋涉了半个小时,最终两人成功到达了变电站,顺利完成了检修任务。
随着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次检修班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多。不少班员都忙得脚不着地,辗转于变电站之间数个月是常态。高山之上、溪谷里头,从春季安全大生产到迎峰度冬,总能看得这群青年人的身影。
创新创效“耐得烦”
“变电二次检修是个长期系统的工作,要干好,干出成效,就必须耐得住性子……”谈到技术创新和班组建设,班组技术员罗淦斌介绍说,解决一个技术难题,需要沉下心来,查阅历史记录、制定方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任何细微瑕疵都会影响检修效率和质量,甚至电网安全。
作为班组技术员,罗淦斌的日常工作就是二次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在与设备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些好点子总会从脑海中冒出来,所以,2021年初,当班组决定成立QC起航小组时,罗淦斌主动请缨,担任小组组长。
第一次沙龙活动,初出茅庐的创新小组成员并没有相关经验,当模板计划书摆在面前,队员们都无从下手,完全不知道如何将脑海中的灵光一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明创造,工作进展一度停滞不前。一时间,不少组员打起了退堂鼓。
罗淦斌主动邀请王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到班上授课。利用休息时间举办交流会、进行创新研讨。数个月后,QC起航小组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创新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
2023年8月,二次检修班QC起航小组的创新课题《轮轴式柔性隔离工具的研制》及《提高备自投可靠动作率》荣获湖南省质量协会颁发的湖南省第44次QC小组成果二等奖。
班组练兵场,青春大熔炉。下一步,他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要求,聚焦关键业务,自主开展检修作业,并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创新,全面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高效型现代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