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韵,女,1983年9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教育局档案管理员,2023年获评敬业奉献类“邵阳好人”。
李风韵,隆回县教育局档案管理员,201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从2005年7月从事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2010年以来从市就业办转来了高校毕业生档案,她又顺理成章的担负起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员,这样一干就是18年。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出色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市组织人事档案工作检查中,受到检查组的好评,隆回教育局两次被评为邵阳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工作优秀单位,她个人也6次获得了县嘉奖。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档案员
李风韵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从2005年7月从事档案工作以来,她负责档案管理,尽管这项工作枯燥乏味,很多人都不愿从事,但她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呆就是18年,整日和无言的卷宗打交道,“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装装订订。耐得住清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并认真钻研文书档案基础知识,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多次档案业务培训中,均考试考核合格。她充分利用每次外出学习的大好机遇,在现场会上,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懂就问,认真细致地做好记录,对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确定、案卷标题的拟定、卷内目录、封面的填写和案卷号、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的编号以及装订、装盒等一整套文书立卷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组卷的基本技能。
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大大地提高了业务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步使我局的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她也成为了全县档案业务中的骨干。
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小古板”
有人说“档案就是同志们的命根子”,可见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党性觉悟,自觉坚持档案工作原则和制度,秉公办事。为了更好地管住这个“家”,李风韵修订完善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人事档案转递制度》等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挂在墙上醒目处。这是为了告诫自己,也提醒别人一定要照章办事。
当然,也有碰到过个别人不照章办事的尴尬事。少数高校毕业生在调档时,不愿按制度转递档案,认为这是麻烦、没必要。有些教师为了晋升职称,找她讲好话,甚至托李风韵的亲戚朋友走关系说人情,想擅自改动档案记录。每当碰上这类事,李风韵同志始终坚持“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能让”,一概回绝,刚正不阿,食古不化。有一次,一位高校毕业生来找李风韵,要求帮他的更改档案,以便顺利通过公务员政审,被李风韵婉言回绝,因而别人送给了她一个外号“小古板”。
古道热肠,服务周到的“小李子”
在这18年时间里,李风韵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心、对同志们的关心。从二十岁的小姐姐干到四十岁的阿姨,她将青春年华托付给了档案工作。每当来了查档的人,李风韵总把他们当作家里来了客人,客客气气地迎进送出。她管理着二万多份高校毕业生和全县九千多名教师的人事档案,高校毕业生都喜欢通会电话咨询档案的去向,因此她的手机是24小时开着的,时刻准备回答每一个电话询问的高校毕业生,教师们周一到周五要上班,有事都是抽空来档案室办事,李风韵同志都是中午在办公室,下午到七点多下班也是常态。家里人说她,她总是说:“老师们进城办事太不容易,我能给他们方便就给方便,我晚一点下班,她们能赶到第二天的课,孩子们就有人管”。2013年的一个星期日,李风韵为了实践诺言,和爱人带着女儿在长沙世界之窗玩。她接到了一个高校毕业生的电话,这位高校毕业生考上了广东的公务员,必须在周一将档案送往用人单位,否则取消资格。李风韵将女儿丢给爱人,风风火火地赶回隆回为他办理了档案转出手续。
由于李风韵对同志做到热心、关心、贴心、细心,工作热情、为人和气。因此,不管是领导还是基层政工副校长,不管是年龄比她小的还是比她大很多的,只要熟悉她的人,大家都会亲切地喊她“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