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海勇

“点滴教师”的点滴故事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袁光宇 欧阳剑锋 王春梅 2017-11-07 16:08

李海勇正在给学生上课。

11月1日上午,在北塔区陈家桥中学的一间教室里,数十名学生目不转睛地认真听课,神情肃穆,仿佛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接受灵魂的洗礼。

“每次李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都格外认真。因为身患重病的李老师,随时可能离我们而去。”一名学生说,“我们每天从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和做事方面的许多道理。”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李老师,能让一群调皮的农村中学孩子如此敬仰?

李老师名叫李海勇,患上一种世界罕见的怪病。“一边吊水一边上课”,是人们对他的常态印象。

正在办公室输液的李海勇。

精美的导学案

1978年11月25日,李海勇出生在北塔区陈家桥乡陈家桥村一组。1998年从原邵阳师范毕业后,李海勇自愿来到北塔区比较偏远的田庄学校任教。三年半后,响应“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作为优秀青年教师的李海勇奔赴更为偏远的双树学校支教。2004年,因为工作的需要和优秀的表现,李海勇被破格选调进陈家桥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并开始了他的班主任生涯。

19年的青春挥洒三尺讲台,李海勇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13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进行家访,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和学生父母面对面交流学生的教育问题。时至今日,只要是他教过的学生,他都能清楚地记得学生家的位置。在李海勇的带领下,他所在班里学生无不团结、好学、向上。就在2017年上学期的期终成绩评比中,李海勇班的数学成绩位列全区农村中学第一名,语文成绩位列第二。

在李海勇的办公桌上,有八个文件夹格外醒目,其中四本黄色的是教案,四本蓝色的是导学案。四本导学案是李老师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写下来的,有如古代精美的雕本印刷。“数学这门学科符号很多,用电脑写导学案,需要来回切换,太麻烦,而且还有很多习题要配图,所以我就干脆用手写。”李海勇说。

“李海勇老师导学案里的字实在是写得太工整太漂亮了,我刚打开一看还以为是电脑打印出来的,里面的图画也像刻出来的一样。”北塔区教育科技局主任督学黄燕华每次到陈家桥中学督查时,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李海勇老师的教案也别具一格。到现在为止,会给自己的教案编上目录和页码的,我也只见过李老师一人”。

李海勇经常需要通过鼻管进食营养液。

祈福的千纸鹤

谁也没想到,年轻的李海勇身体会过早地亮起红灯。2012年春,李海勇被确诊为克罗恩病。这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世界罕见,目前湖南仅有李海勇一例。其症状表现为经常腹痛、腹泻、消化道大出血、消化功能减退,而且该病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服药,且无法治愈。即使面对如此怪病,李海勇依然放不下那些可爱的学生。第一次住院,他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决定马上回到他心心念念的三尺讲台,可第二天临上讲台前,他再次晕倒在地。

第二次住院期间,学生送给李海勇两个瓶子,瓶子里装着学生亲手折的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祈福千纸鹤,上面写满了学生对他的思念和祝福。看到这些千纸鹤,李海勇更想早日回到学生中间。于是,病情稍有好转后,他又要求提前出院上班,遭到医生的断然拒绝。静养一个月之后,李海勇终于回到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但体重已从原来的60公斤锐减到不足45公斤。

“我曾和李海勇老师搭过班。往往是你看见他的时候,他在上课;你看不见的时候,他已经在医院打点滴。他就是这样,即便生命受到威胁都不愿意耽误工作。”陈家桥中学教导主任谢正许说。

今年暑假,李海勇因为病情复发在广州住院一个月,之后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一个月。开学后,他准时回到三尺讲台,用指尖上的粉笔,书写着对事业的忠诚。

年轻的小老头

李海勇家有双亲,家里的经济来源除了他的工资外,就是他妻子打零工的收入。面对长期以来昂贵的治疗费用,李海勇一家人只能一省再省,拮据度日。

“今年暑假,我在广州住院花费近五万元,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又花费了近一万元。”李海勇说。

因为怪病,李海勇在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一日三餐摄入极少,但繁忙的工作又需要他不断补充营养和热量。这个矛盾对李海勇来说,是一种涉及身心的巨大挑战和折磨。家人也希望他能够在家静养或者减轻工作量,但他都没有同意,依然坚持上课和做班主任工作,甚至比一般老师做得更好。

“我们李老师对学生特别负责,为了给我们上课,他一直在拖延治疗时间。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他需要一边上课一边打点滴,输液瓶就挂在壁扇上,可是他还是坚持给我们上课;他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们去探望他,他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问班里的情况怎么样。我们都很敬佩老师。”学生廖登巍说。

谈到李海勇,校长胡名华激动地说:“李老师工作非常扎实负责,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作为校领导,出于关心他的身体,我们多次和他谈减轻工作负担的事,可是他一直坚持着,即使从广州住院回来,也还是坚持做班主任工作,他真的堪称农村教师的典范。”

李海勇和学生的感情极深,有很多学生即使毕业多年,也一直记挂着他。邵阳学院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罗花容就是李海勇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她说,自己虽然已经毕业多年,可是每年过年都会和同学相约去看望李海勇老师。谈及和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她说:“那时候,每天放学后我们回家,李老师就去医院吊水。可就是这样,他还是每天坚持给我们上课。我们班当时的数学成绩很好,满分120分的卷子,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考100分以上。我能考上大学,可多亏了老师!”

历经疾病的5年折磨,现在的李海勇显得又矮又瘦,而且头发斑白,看起来像个小老头。“人的生命也许是基因决定的,难以改变;但人的意志是可以控制的,一个人的意志永远不能垮。我之所以背负重病顽强工作,就是想用意志鼓励自己,同时也用意志教育学生:坚持,就是胜利!”教数学的李海勇,如同一位哲人。

(作者 袁光宇 欧阳剑锋 王春梅 )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