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犟也犟不过时代。”
这是傅胜龙广为流传的名言之一,他在公开的演讲和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这句话。
时代如滚滚洪流,识时务者随波逐浪,从不犯犟。但你千万别以为傅胜龙就很顺从——他是主动跑在时代前面,而且是回头拉你疾步快进的那个人。
傅掌门:大汉集团百亿掌门人
1992年,时任湖南娄底一中团委书记的傅胜龙投身商海,创建大汉集团,此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傅胜龙的成长史,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1978年响应人才选拔政策参加高考,1992年追随南巡春风下海经商,1998年趁中国房地产商品房改革之势开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汉模式”,2018年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创办大汉国际工匠院。傅胜龙一手创建的大汉集团,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几乎每一次都准确地站到商业风口,屹立时代潮头,时刻与祖国同频共振。
大汉凭什么?
这个问题被众多同行、企业家以及媒体问及,傅胜龙的回答是,企业不断迭代升级从1.0版到3.0版的核心价值观。
大汉1.0版的核心价值观是“为工作而挣钱”。
大汉从卖钢材起步,创业之初大汉赚到了钱,傅胜龙想聚人心,想可持续地打造好大汉这个平台。凝心聚力建平台,这是大汉基业长青的根系。大汉至今仍旧是全国头部的钢铁销售商,年销售额已经从当初的1万吨发展至1300万吨。
大汉2.0版的核心价值观是“资本=责任 业绩=财富”。
1998年,傅胜龙向娄底市投资1000万元,建设连接娄底城区与涟钢厂区的娄星北路。道路竣工后,傅胜龙又在建了一家大型钢材市场。这“一路一市”启动了娄底城北新区的建设,周边上万农民陆续进城。第二年,傅胜龙带资进入娄底双峰县,同样是修路、造建材城。不同的是,这次还建了几个住宅小区。此举拉开了大汉集团的“造城之路”,即从基础设施、商业市场和商品房开发等方面,综合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就这样,大汉集团再次踏准时代的节奏,陆续参与了湖南34个县城的开发。
2007年,中央党校专家团队到湖南调研时将大汉集团“一路一城一园”(“修好一条发展路、建设一座致富城、营造一个温馨园”)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大汉模式”。2012年,“大汉模式”写进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
大汉3.0版的核心价值观是“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让农民工的孩子不再成为农民工,要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当这个信念进入了傅胜龙内心的时候,他深信工匠精神是美好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由此,他开创了他60岁人生之后的壮丽事业,办好大汉国际工匠院,让每年有更多具有技能岗位证书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青年,从大汉走向社会。
“傅三保”:做好“三保”工作
“我就是‘傅三保’。”
2017年4月6日,傅胜龙在接受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的专访里,提到自己的这个新身份:“什么是‘三保'?‘三保’是保安、保洁、保姆。保安就是让大家工作放心;保洁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保姆就是从人文、人本的角度出发,关心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以良好的服务让我们的员工和人驻的企业都能安心。我希望我这个‘傅三保’有价值,也希望大汉人能做好‘三保’工作。”
服务客户、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这种服务者的理念放在今天,就是商业社会经常提的“用户思维”。这位“60后”的“老派”邵商,品德正直、信念坚定,和邵阳的古城墙一样,历久弥坚。这种价值观同样被投射进他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上。
大汉集团在创业初期,公司大门口就张贴了“纳贤守信做一代新型儒商,薄利多销创规模经济效益”的对联,朴实的经营理念让公司在创建初期就在竞争中赢得先机。“看得见、敢于抓、抓得住”的用人标准成就了有智慧、有勇气、有能力的大汉优秀团队。“大汉二十四条军规”“大汉的三字经” 等,都在不断引导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保障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傅胜龙在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极具“产品经理”思维,他用产品化思维确保党建工作落地,构建了以“红书包、红管家、红青年、红妈妈、红旗帜、红展馆、红春晚”和“员工美、故事美、环境美、订单美、共生美”等“七红五美”产品为载体的大汉“红字号”工程。
现在,大汉全体员工每周都会自觉学习“红书包”线上思政课,各个学习班级每周有讲评解读。而“红管家基金”持续帮扶企业困难员工,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红青年”则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成长平台。
由大汉发起的“红妈妈基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公益平台,辐射面和影响力已经远超创办时计划的规模。作为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下设的独立子基金,红妈妈基金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链接75所高校、100余名红妈妈“一对一”结对帮扶、500余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盟、70余场大型公益活动助力,有6000余名家庭困难学子得到帮扶,帮扶资金近2000万元,让山区孩子重塑信心,重返校园,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实现傅胜龙“让红妈妈托起孩子们的红色梦想”的初心。
春华秋实,勤耕不辍。在傅胜龙的办公室,有两枚奖章被他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一枚是2004年由中共中央五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奖章,另一枚是2016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傅胜龙说:“前一个是第一次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定性,是颁给中国民营企业的最高奖章;第二个是国家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认可。我非常珍惜!”
(来源: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邵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