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4时许,阳光斜斜地照进大祥区城北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窗台,87岁的曾腊秀老人缓缓走出房间,径直走向大厅中央,随后搬起凳子满怀期待地坐在门边,眼睛不时望向门外。当天,是理发师戴理上门为老人义剪的日子,老人们早早地就排起了队伍。“来了,来了!”当戴理的身影出现在养老服务中心的门口,老人们脸上洋溢起亲切的笑容,仿佛久违的亲人重逢。“大家都别急,一个一个来,每个人都会轮到的。”戴理边说边打开工具包,熟练地给剪刀、推子、梳子等理发工具喷洒酒精消毒,做理发前准备。
戴理与养老机构老人的结缘,源于对外婆的深深思念。戴理的外婆晚年时住在养老院,戴理常去探望,并亲自为她修剪头发。外婆去世后,戴理心中那份对老人的关爱并未消散,反而愈发强烈。他决心用自己的手艺,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带去便利与快乐。于是,他开始上门为身边朋友家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剪发,这份爱心逐渐传开。2023年的一天,当戴理得知大祥区城北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寻找一位能提供上门服务的专业理发师时,戴理主动联系了机构负责人,表示此举只为圆梦,不为谋利。从此,戴理便成为了该养老服务中心里的特约义工理发师。理发开始了,只见戴理将老人搀扶上理发凳,贴心地为老人围上围脖纸,披上围布,然后拿起剪刀和梳子,开启他的“爱心义剪”。戴理说,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理发,不同于普通的理发,老人们大多行动不便,且老人习惯戴帽子,头发受压紧贴头皮,给理发增加了不少难度。“有些老人后脑勺头皮松弛形成一层层褶皱,剪发时需格外小心,不能把老人家伤到了。”说话间,戴理一手拿着梳子,一手握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曾腊秀老人的头发。“虽说老人们年纪大了,但是都有一颗爱美之心,这些奶奶们对发型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必须又好打理又好看!”每剪下一缕发丝,戴理都仔细梳理观察,确保剪出的发型符合老人们的审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腻的观察力,戴理已经能够记住每位老人的发型偏好。当轮到99岁的彭连珍老人时,尽管连续站立3个多小时让戴理的腰有些疼痛,但他依然坚持着,时而蹲下,时而弯腰,确保完美完成今天的义剪任务。剪完后,彭连珍老人紧紧拉着戴理的手,一个劲地竖着大拇指,为他的耐心服务点赞。理发过程中,戴理不时与老人们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有老人家说要多修短点,他耐心地解释道:“天刚转暖,头部还需要保暖,等下个月天气彻底暖和了就可以修短一些了!”大祥区城北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介绍称,该中心目前居住着20位老人。戴理为这些老人理发一次,往往需要耗费近4个小时。在过去的两年里,戴理始终坚守承诺,坚持每个月至少上门义剪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理与老人们之间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看到养老中心的这些老人,就好像看到我外婆一样。我非常珍惜和老人们剪发共处的这些时光,想陪他们聊聊天,温暖他们的过程,也治愈了自己。”“老人们跟我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这两个字在我心里的分量很重,很多感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有着26年理发经验的戴理坦言,第一次上门给老人们剪头发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不同于现在的游刃有余,那时还有点手足无措。“我会一直剪下去。”戴理说,邵阳有许多养老中心都需要专业的理发师提供上门的理发服务,他希望能够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发展成一个义剪团队,为更多的老人带去便利与温暖。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