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一脉药香越千年:邵阳中医药产业发展解码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刘敏 蒋玲慧 杨仁 2025-05-10 20:08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

从唐代药王孙思邈在邵阳采药行医的故事伊始,到2024年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320.28亿元,从田间地头道地药材的传统种植到智能化工厂的全产业链生产业态,从交易流通的本土市场到“一带一路”的全球视野,邵阳中医药发展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廉桥中药材大市场。记者申兴刚 摄

近年来,邵阳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为契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医药强市”,全面推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优中医药品牌、中医药产业化跃升与中医药出口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邵阳路径。

千年城邑中医药文脉的活态传承

走进邵阳,仿佛走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画卷。

邵阳,古称“宝庆”,地处湘中腹地,北纬27°的黄金气候与“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的立体生态格局赋予了这座千年城邑孕育出“深山藏百草,溪谷汇药香”的中医药传奇。

相传,药王孙思邈曾在这片土地上采药著书,留下了传世之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于是,后人在孙思邈行医救人的地方建造了药王殿,以此来纪念他的仁心仁术。据传,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搜集《本草纲目》药物标本时,也曾在邵阳境内居住过。此后,不断有名医到此行医采药,各地药材在这里集散进出,这也为邵阳中医药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作为湖南最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大市,邵阳不仅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在全省排名第一,这里还拥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山药王医药文化、新邵孙氏正骨术和“南国药都”邵东廉桥中药材交易市场。 

近年来,邵阳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改善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邵阳模式”。

在中医药人才方面,柔性引进“国医大师”潘敏求、石学敏,“省级名中医”卜献春、毛以林,“名老专家”蒋益兰等传承工作室落户邵阳,“传帮带”培养了一批邵阳市级名中医。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成功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目前,全市拥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45个、市级重点专科25个。

为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邵阳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等级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有中医类医院23家,208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中医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100%,8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 %的乡镇卫生院可规范开展2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就诊率提升14.3%。

从阡陌到云端,看中医药产业聚星成河

初夏时节,正是金银花害虫防治的养护关键期。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村的金银花基地里,产业致富带头人华佳移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守华正在为花农们做技术指导。

“我从小就跟着父辈采摘金银花,以前是野生到家种,再带动周边亲戚们一起种。”黄守华介绍,自2014年开始,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鸿利药业有限公司就与种植农户们开启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17年,黄守华所在的合作社通过高标准金银花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当地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湖南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记者蒋玲慧 摄

5月6日,走进位于邵东廉桥医药产业科技园的湖南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的罐装生产线正在不停运转,装箱机器人挥舞机械臂进行打包装箱,偌大的厂房里只有两三名女工人在简单操作。

“这是全国首个中药饮片智能罐装生产线,通过这条生产线,我们企业每天可以实现罐装量达3万罐。”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浩介绍。

同样,在一街之隔的湖南明舜制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技术就能轻松实现对该公司旗下远在靖州的贯堡渡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全流程监控。

从田间地头的种植起步,到中药材产业联合社的发展,再到企业的中药材粗、深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这是邵阳中医药产业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那么,邵阳是如何把中医药产业做大成势的?

近年来,邵阳着力建设“中医药强市”,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在策略上,出台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一图四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在行动上,邵阳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求,立足邵阳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目前,邵阳形成以邵东、隆回为主阵地,新邵、新宁、武冈为补充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全市共建成37个市级以上中药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11个中药材省级特色产业园。全市涉及中医药加工企业58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全市中医药产业事业发展稳步推进。

“出海”,中医药市场的全球化跃迁

“如今,中医药文化在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公司每个月都能收到出口订单。”5月7日,湖南宝庆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江向记者介绍,“尤其是公司生产的‘金鸡’牌龙牙百合,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客商青睐。”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邵东廉桥等地的老百姓就以种植和经营药材为业;明清时期,邵东廉桥商贾云集,药铺兴旺;改革开放后,吃得苦、霸得蛮的邵东人在中药材领域大兴“买全国,卖全国”,将中药材贸易做大做强。

2024年,邵阳中药材出口总额达0.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32.7%,实现了山银花、百合、玉竹、黄精4味药材出口“零”的突破。这数据的背后,正是中医药文化基因与新时代政策的交响。

历史积淀深厚的邵阳,正实现着全球化跃升。邵东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成为湖南省最大、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心,日吞吐量400多吨,中药材的产销量和出口量领先全国;隆回小沙江中药材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单品交易市场;隆回道地药材产业园及周边集散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龙牙百合单品交易集散中心,在这里龙牙百合交易销售量占全国销量80%以上……

近年来,为了加速中医药走出去,邵阳市积极制定一系列政策,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加速“邵阳中医药出海”。

成立邵阳市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试行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提供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等上亿资金支持。

设立“邵商回归专项基金”吸引投资、推动中医药与港澳合作,持续做大做强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擦亮“南国药都”金字招牌;与“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建立供销合作,全面实行证书“云签发”及原产地证书智能审单、自助打印、1个工作日就能走完出口申报全流程的“云上服务”等便利化措施,让中医药出口型企业实现节本增效……

如今,隆回金银花、邵东玉竹等一众邵阳道地中药材正“借道出海”,搭乘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邵阳接续班列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中医药+”的跨界融合“药方”孕育多元未来

“这是我们热销的几款养生咖啡,是以玉竹为核心原料研发的系列产品,通过纳米萃取技术保留活性成分。”湖南明舜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科亮说。从传统药食同源到时尚养生饮品,企业创新永不止步——茯苓罗汉果饮品、杨梅素益生菌饮料等百余款产品,不仅延续了“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更以清新口感俘获年轻消费者,成为健康潮流的“新宠”。 

李科亮介绍药食同源产品。记者蒋玲慧 摄

在邵阳市中医医院首届药膳大赛现场,15支参赛队伍大展身手,制作出各种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药膳,吸引许多市民前来观摩学习,让药膳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一位市民感慨:“过去觉得药膳是‘药’,现在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邵阳市中医药文化的活力从来不仅限于舌尖。在不定期举办的中医药集市上,人潮涌动,人们竞相体验着中医针灸、艾灸,市民对中医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国医大师”潘敏求等传承工作室落户邵阳,让中医传承变得具象化,古老技艺焕发出现代生机;在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武冈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医药与文旅康养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邵东廉桥医药产业科技园内,湖南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公司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工业旅游融合新风尚……

从街巷飘香的药膳到云端的智慧诊疗,从山林间的智慧种植基地到实验室的纳米萃取技术,彼时,“中医药文化+”的多元跨界融合宏伟蓝图初现光芒。“我们将围绕实施‘中医药文化+’工程上不断发力,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文化传承好、产业链条长、品牌价值高’的富民产业。”邵阳市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龙田建说,“下一步,朝着‘中医药+旅游’‘中医药+美食’‘中医药+康养’等融合发展,致力于开发一批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产品,推出一批中医药夜市街区消费新场景,创建一批省级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邵阳作为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大国家战略——中部崛起、乡村振兴、中医药传承创新在此交汇叠加,为邵阳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5月11日,邵阳市中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即将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启幕,将全方位展示邵阳中医药产业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届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医药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将共同见证“邵阳样本”的精彩绽放,探寻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可以预见,此次推介会将是邵阳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我们坚信,依托邵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发展理念,“邵阳样本”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惊艳四方,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邵阳智慧,为“健康中国”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 刘敏 蒋玲慧 通讯员 杨仁)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