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5月21日讯(记者 何杰锋)5月20日,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锐电子”)生产车间内,公司工会主席、技术员黄碧云正仔细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同事交流、记录生产线上家电电器线束组装情况。
裁线、裁管、接线、吹管……整个线束生产工艺下来需要经过10道作业。黄碧云不仅要熟悉线束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而且在对线束进行最后的导通测试时,一旦出现任何异常,她必须找出原因,同时给出优化方案。
黄碧云1983年出生于洞口高沙,进入永锐电子前,主要从事人力资源、行政类工作。2017年3月,黄碧云入职永锐电子后,她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学好一门技术,成为一名技术员。”
技术员这一岗位对于只从事过人力资源、行政类工作的黄碧云来说是陌生的领域,更是挑战。为了掌握好技术,尽快胜任工作,她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拿着一张张图纸虚心向一线作业人员请教,三个月的时间,她不仅熟知了生产现场环境、各个系统的生产工艺图,还能加以运用并对生产异常问题提出建设性想法。
2017年7月,一线作业人员把最新完成的线束进行导通测试时,导通检测屏显示线束出现短路现象。黄碧云立即根据提示,对线束进行拆分检查。造成短路问题的可能性多,比如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组装不当等。经过4个多小时的检查,最后发现是端子松动导致接触不良。
“型号不一样的线束,老模具必须要结合线束大小进行调节,因此会出现一些误差,以致出现短路问题。”最后,她和同事深入研究提出模具装置优化的方案,采取专模专用,这不仅杜绝了接触不良现象,节省现场作业人员更换刀模的时间、减少换刀风险,保证了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多年来,黄碧云与公司研发团队攻克三大系统研发:《永锐工厂监控数字化展示运维采集系统V1.0》,实现设备故障响应提速60%;《永锐生产电缆组装生产采集交互系统V1.0》,令工序衔接效率提升45% ;《CAPP工艺模拟绘图互动管理系统V1.0》,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三套系统取得软件著作权,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黄碧云被调入永锐电子项目组,负责项目申报兼工会工作。从那时起,如何为员工谋福利成了她最关注的问题。公司订单量大,员工经常加班,为让员工有获得感、安全感,她向公司主要领导建议,给加班很晚的员工提供接送服务,同时给家庭困难职工提供助学帮助、住房补贴、节日补贴……
永锐电子员工陆民玉家住邓元泰镇,由于每天吃住在公司,没办法照顾家中小孩。为了解决他的后顾之忧,黄碧云向公司反映,公司立即与工业园区、教育局提出申请,通过积极对接,最后顺利帮助陆民玉的孩子就近入学。目前,她已协同公司为20余名员工解决了子女入学难题。
黄碧云还积极参与公司扶贫车间建设,将厂里一部分劳动密集的生产线,以发包的形式下放到村组,直接或间接帮助8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黄碧云获得“邵阳市劳动模范”“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从普通操作工到劳动模范,黄碧云用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也能创造非凡价值。当被问及为何能坚持这么久时,她笑着说:“看着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看着一批批新人成长起来,这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如今,已是“全国劳动模范”的黄碧云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摆着最新的专业书籍,手机里存满了技术讲座视频。“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我将更加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在新征程上用技能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