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6月27日讯(通讯员 丁念玲 夏禹谟 胡艳琨)6月26日,隆回县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内,听障生围站在鸳鸯梨种植区,系统学习鸳鸯梨种植技巧。
课堂中,劳动课教师先用手语分解“翻土深度”“种子间距”“浇水频次”等关键要点,将抽象种植知识转化为直观指令;从“锄头握法”到“种苗埋植角度”,教师逐一演示,让学生通过先观察后模仿的方式来掌握动作细节;最后以2-3人为一组,分工完成翻土、播种、覆膜,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种苗歪倒”“土块未敲碎”等问题,同步锻炼团队配合能力。
活动中,学生们的专注与探索令人动容,对他们而言,种植课的意义远超农事本身。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种植技能,更在实操中锤炼耐心、协作力与生活自信。
该校以“适应性劳动教育”为指引,将种植实践与特殊儿童成长需求深度结合。此次鸳鸯梨种植课,是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缩影,从基地分区规划,到“手语+实操”教学适配,再到“技能+心理”双重育人,持续为特殊儿童铺就“自立、自强”的成长路径,让劳动成为点亮特殊生命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