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耀宸
2025年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在百年征程的壮阔航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统一战线视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传家宝”。它历经岁月淬炼而愈发有效,成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
统一战线的伟力,源于其“海纳百川”的包容智慧。它不是寻求同质化的“独奏”,而是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交响”。从烽火硝烟中与爱国力量携手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调动各方智慧建设家园;从改革开放广纳天下英才共襄发展盛举,到新时代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筑复兴梦,党始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份“可以团结”的胸怀,让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人们,只要心系民族前途、认同国家发展大局,都能在共同目标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力量。正如古语所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统一战线正是这种包容精神的生动实践。
这一法宝的生机,更在于其与时俱进的“赋能”机制。它绝非一成不变的“旧船票”,而是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焕发新活力的“动力源”。从早期的“工农联盟”到涵盖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及拥护祖国统一者的广泛联盟,统一战线的内涵与外延始终在发展中拓展。当新的社会阶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互联网深刻重塑社会连接方式,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平台载体、方式方法也随之创新。新时代的“网上网下同心圆”,正是对这一法宝适应性的鲜活诠释。它主动拥抱变化,将“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真正落到实处,不断为共同奋斗注入源头活水。
“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是统一战线价值的终极刻度。它不是虚幻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国家前行的坚实足迹里。脱贫攻坚战场上,党派合作、万企帮万村,汇聚成决胜小康的磅礴合力;科技自立自强征程中,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勇挑重担,贡献智慧;面对风险挑战,海内外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筑起坚固防线。这些实例深刻昭示:统一战线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实现力量凝聚,将无数分散的“指头”攥成有力的“拳头”,将涓滴细流汇成奔涌向前的江河。这种聚变之力,正是我们应对惊涛骇浪、开创未来的底气所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改革发展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越是这样,越要用好统一战线这个“传家宝”。只有持续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的奋斗伟力,才能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共同书写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