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7月7日讯(通讯员 刘倩 海玉兰)在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盏“灯”,她不追求瞬间的耀眼,却以恒久的温暖与专业的光芒,为那些被称作“慢飞天使”的特殊孩子们照亮前行的方寸之地。她就是陈超云老师,一位在特殊教育这片充满挑战却意义非凡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倾情奉献了三十年的“点灯人”。
三十年坚守:从青春到华发,初心如磐
1993年,陈超云老师踏入特教领域,便将满腔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些特殊的孩子。三十年光阴流转,她的讲台前迎来送往,既有需要手语沟通的听障学生,也有需要更多耐心引导的培智学生。面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障碍,陈超云始终怀揣着最深的耐心与最细腻的观察力,用独特的方法和满满的爱心,努力叩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门。
温暖“班级小家”:爱与专业铺就成长路
担任班主任期间,陈老师用细腻的关怀与无尽的耐心,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个温暖的“班级小家”。沟通障碍、认知差异,这些常人眼中的困难,从未动摇她的信念——她坚信每个孩子都蕴藏着独特的闪光点。她不断探索、因材施教:为听障学生,她苦练手语,借助生动的肢体语言和形象教具,架起知识的桥梁;为培智学生,她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耐心示范,从不因孩子们“学得慢”而有丝毫懈怠。在她的班级里,尊重与关爱是底色,孩子们在安全、被接纳的环境中,一点点收获着成长的喜悦。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跨界转型点亮新希望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不仅是陈超云的口头禅,更是她行动的信条。她不仅是优秀的特教教师,还是兼任音乐、美术等多门课程的多功能老师,用艺术的甘露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当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陈老师又一次勇挑重担。面对全新的西点制作领域,她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与敬业精神。从原料配比、烘焙技巧到装饰造型、食品安全,她一切从零学起,刻苦钻研。最终,她成功转型为一名西点教师,将职业技能的火种传递给特殊学生,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独立生活的新大门,铺就了自食其力的坚实道路。
爱与奉献:一盏照亮他人的长明灯
陈超云的付出远不止于课堂。她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用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赋予他们前行的勇气与信心。在同事眼中,她是乐于分享、携手同行的伙伴,积极交流经验,共同为特教事业添砖加瓦。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她荣获了“敬业园丁奖”。这份荣誉是对她专业素养的肯定,更是对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的褒奖。她并未因此止步,而是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特教与职教融合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如今,陈超云老师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既是特教领域的骨干力量,也是职业教育的拓路先锋。三十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无怨无悔的付出,诠释了特教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无数特殊孩子和家庭的希望。她的故事,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特殊教育战线上,激励着更多同行者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为“慢飞天使”们撑起一片更广阔、更温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