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湖南邵阳:“双肩包之城”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李芳森 2025-07-14 16:54

湖南邵阳,双肩包的出发之地。

全国60%的书包,都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邵阳,亦是双肩包的回归之所。

2024年,6077名人才汇聚在此,邵阳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才的“第二故乡”,并贡献了去年邵阳近半数的投资额。

在双肩包的启程与回归里,包裹着四方青年的活力与创造力,也孕育着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新生。

一场赛事的邀请

日前,邵阳为全省的青年人才递出了一张“邀请函”。

第十六届“挑战杯”财信金控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邵阳举行,来自全省98所高校的大学生,在邵阳展开了一场“创意交锋”。广大高校学子的创新创业热情,在邵阳点燃。

被誉为青年学生逐梦创新“奥林匹克”的盛大赛事,“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举办16届,是培育孵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的摇篮,历届举办地均设在湖南省会长沙。

第十六届“挑战杯”财信金控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场 供图 邵阳市委宣传部

邵阳,成为该竞赛的出省会第一站。与其说赛事选择了邵阳,不如说邵阳更适合举办这场赛事贴切。

早在2018年,邵阳便开始举办全市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搭建项目展示、资源对接的平台,吸引超500家企业及创业团队参赛。前6年中,全市广大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者们在国、省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斩获荣耀,全市28家企业累计获得国、省赛事奖项34项,奖金超600万元。

也正是因为7年经验的积累和创新创业氛围的浓厚,在“挑战杯”决赛期间,参赛团队与当地企业、孵化基地的深度对接,不仅为项目带来优化建议,更让青年学子明晰发展方向。此外,5个项目现场获投290万元,2.44亿元转化资金找到精准流向。

青年的创造力,因“真金白银”的灌溉,加快孕育出生产力。

为推动青春的创造力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湖南省首家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在邵阳市“宝庆青创空间”挂牌成立,常态化推荐优秀挑战杯项目在基地孵化转化,进一步打通“校-企-地”成果转化渠道。

一群产业的底蕴

从故乡云南到湖南邵阳,张蕊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2025年5月,深耕豆制品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与益生菌发酵领域的张蕊,在邵阳武冈成立湖南酸小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敲定生产厂房用地,还收获了来自广东、贵州、云南等地的合作邀约。

此时的张蕊,还是一名身背双肩包的研究生。

武冈为何能成为“双肩包”的归处,对于张蕊来说,自然是“豆”味相投。

武冈,有“中国卤菜之都”的美誉,武冈豆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武冈市传统产业,产业基础较好,从业人数多。

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豆制品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产业转型、企业入园等方面,出台了对新引进的“一主一特”企业厂房租金减免、对入园生产豆制品作坊污水处理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

美丽的邵阳产业活力强劲 供图 邵阳市委宣传部

而对于“百工之城”邵阳,产业底蕴,岂能一“豆”以蔽之。

邵阳曾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城市,是湖南工业明星,湖南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产生过多个全省第一“制造”,开拓了多个湖南“第一创举”。

由此,近年来,邵阳全市上下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特色轻工业、数字经济等七大产业链。

邵阳在创新创业上的努力,让传统产业也焕发生机。目前,邵阳共有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多达382家。

站在巨人肩上摘苹果,自然更易得到满口香甜。

一座城市的诚意

毕业的季节,对于何晓暄来说,更是收获的季节。

5月25日,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长沙落幕,邵阳学院何晓暄团队《遥遥领”鲜”——豆制品生物保鲜技术实践者》获优势产业赛道银奖。

更大的收获源于2023年,何晓暄创立湖南鲜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初步建立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再到销售服务一整套供应链系统,并陆续接到近20家食品企业的销售订单。

这件“双肩包”的成功,除了青春的坚持和创造力之外,也少不了邵阳这座城市给予的满满诚意。

何晓暄的公司是邵阳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在孵项目,自进入基地便得到免费场地和水电服务,还有创业导师的一对一指导;此外,50万元的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和30万元的邵阳市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给这个“双肩包的梦想”金融活水的浇灌。

邵阳为帮助越来越多“双肩包的梦想”的实现,自2018年便出台《宝庆人才行动计划》,完善制定16项配套文件,构建起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的“1+16”政策体系,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纪念魏源诞辰230周年读书会暨首届邵阳市人才日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供图 邵阳市委宣传部

2024年年初,邵阳以城市之名、法定之礼立下人才之约,将这一天定为“邵阳市人才日”。2025年新春伊始,邵阳市在全省市州首设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5050万元,全力点燃创业就业“青春梦”。

邵阳对青年创业者的关爱,远不止于政策与资金。“宝庆青年人才驿站”为异乡逐梦者提供最长6天的免费住宿;20位来自产业、金融、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首批创业导师团,为项目问诊把脉;30余名院士专家来邵指导并开展长期合作,让前沿智慧与本土产业碰撞出创新火花......

2022年,邵阳市引进人才4182人,2024年增长到6077人,同比增长14.4%。全市人才总量也从2022年的58.6万到2024年的72.2万,同比增长11.3%,越来越多的“梦想合作人”,正向千年宝庆集聚。

邵阳,双肩包从这里启程,如今也正开始回归。(文 李芳森)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