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7月17日讯(通讯员 杨彬 李建钢 郑秉武 徐艳铭)“没带救生圈的同志请先上岸,带了装备的也务必远离深水区!”7 月 17 日,巡逻员李万明手持扩音器在新宁县回龙寺镇水域巡查,他的声音回荡,成为守护安全的 “警示音”。
清晨,回龙寺镇花溪村豺狗坝景区的水域边已忙碌起来。防溺水执法巡逻队队员、志愿者与水域盯防责任人分工协作,对试图不穿戴救生装备私自野游的游客进行耐心劝导。作为当地重点管控水域,这里严格落实防溺水 “五个一” 标准配置,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等应急救援物资整齐排列,醒目的安全警示牌与防溺水宣传横幅在岸边形成密集警示带,从硬件保障层面筑牢风险防线。
“每天第一时间查看水位变化是必修课。”志愿者吕春炜一边检查救生设备一边介绍,“水位超警戒值时,我们会立即拉起警戒线严禁靠近;水位处于安全区间,也会引导群众穿戴好救生衣、游泳圈,在浅水区活动。”
据悉,该镇将学生防溺水工作摆在民生保障突出位置,创新构建 “人防 + 物防 + 技防” 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同步健全 “政府-村委-志愿者-家庭” 四级联防机制。为实现监管无死角,该镇对辖区内所有河流、池塘、水库、沟渠等水域开展 “地毯式” 排查,建立详细台账精准标注风险点位。全面推行 “水域包保责任制”,将全镇水域科学划分为 126 个责任区,配备专属包保人员。针对午后、傍晚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该镇创新采用 “地面巡逻队 + 无人机空中巡查” 立体防控模式,大幅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回龙寺镇聚焦未成年人这一重点群体,建立“全覆盖式未成年人监护台账”,对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学校专题课堂、村委 “一对一” 入户宣讲等方式,向监护人和孩子系统传授水域安全知识与自救互救技能,目前已完成全镇 8600 余名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教育覆盖。
“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七不两会’,今天跟爸爸来游泳,我主动要求戴游泳圈。”刚上五年级的吕鸿熙展示着身上的救生装备,稚嫩的话语里透着清晰的安全意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回龙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拧紧防溺水“责任链”,以“零事故”为目标,通过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宣传教育等举措,全力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平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