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绥宁“安心工程”让基层干部暖心安心打造党建工作样板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罗中利 2016-12-26 15:49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罗中利 通讯员  向云峰)绥宁县地域面积宽,山地多,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差。如何让乡镇干部职工暖心、舒心?近年来,绥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有力推进乡镇“六小一中心”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党建阵地建设,特别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深入推动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基层创新,切实实施“安心工程”打造了欠发达地区的党建工作样板。

IMG_1860

装修一新的职工宿舍。

加大投入,让乡镇干部住得舒心

长期以来,乡镇机关生活设施简陋,文化生活单调,是造成乡镇干部生活不安心、工作不上心、走读问题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扶贫办专干兼组织干事伍振庭在乡政府上班近4年,刚到单位工作时,不仅办公楼破旧不堪,还得和同事们挤住在小小的单间里,通常下村走访很晚回来,都需要自己烧热水洗澡,条件相当艰苦。

说起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绥宁县东山侗族乡党委副乡长黄灵直言“以前总想着回去,心里不踏实”。

为此,该县加大投入,确保乡镇干部干有保障。绥宁县委、县政府围绕乡镇干部衣食住行和学习、工作等要素配套,从小事抓起,从解决具体困难入手,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05亿元,建立乡镇民情服务中心25个,新建、改建乡镇小套房1296套、4.5万平方米,完善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文体室、小阅览室等“五小”设施125个,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14个。

IMG_1842

下班后的文娱活动。

强化培养,让乡镇干部干得安心

该县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既旗帜鲜明地彰显重实绩、看政绩的评价标准,又健全科学合理选任干部的机制,确保乡镇干部进有奔头。5年中,全县乡镇干部提拔重用146人,占同期全县提拔干部的56%;创新干部选拨方式,公推公选产生了7名乡镇长、2名乡镇人大主席,差额票决选举了4名乡镇长;打破常规,从乡镇领导班子中择优选任县委常委1人,县直重点部门负责人18人。

对乡镇干部高度关注的进县城任职、县城周边乡镇任职、大小乡镇交流任职等问题,绥宁县委坚持先定原则、集体讨论,用明规则代替潜规则,因时因才安排,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如乡镇正职至少干满一届,届中一般不交流,正科干部进机关才能安排职务,大中小乡镇递次交流,个人或家庭有特殊困难方能有序进城等,既最大限度避免主要领导借故任意调配,又最大限度避免乡镇干部四处活动异动,集中精力干工作、一心一意创事业。

该县建立健全组织走访慰问乡镇干部制度,对家庭生活困难的乡镇干部,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政府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建立乡镇正职家属进城工作制度,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家属在乡镇工作的,调整进县城工作;坚持县委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与乡镇党政正职谈心制度,全面了解乡镇干部的工作和思想动态。

该县对乡镇工作坚持严管严督严考核,引导乡镇干部办实事、创新业、促发展。确保乡镇干部任有压力。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乡镇党委政府抓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的意见》,把乡镇工作的重点明确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财政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创新特色”七大板块,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专题调度、重点讲评等方式,及时传导责任和压力。

IMG_1857

基层干部走村入户。

规范管理,让乡镇干部赢得民心

“现场走村入户的干部越来越多了,有什么事找他们都很方便” 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东门村五组肖怡中告诉记者。该县还以乡镇民情服务中心为依托,组织乡镇干部开展“进千家门解百姓难”活动,乡镇干部每周入村走访不少于2天、不少于30户,并要求全程纪实、书面交接,形成了“三访(下访、接访、投诉访)、三卡(便民服务联系卡、为民办实事承诺卡、承诺事项办理反馈卡)、三评(每月领导点评、半年群众测评、年底组织考评)、三级联动办结(急事小事当场办、大事难事研究办、跨部门的事协调办)”的服务群众新机制。

在绥宁县东山侗族乡民情服务中心,来咨询低保政策的东山村十组村民周宗霖,对这里的服务称赞不已:“本来以为要半天或者更久一点,没想到10分钟就办完了,这样的效率真是帮了老百姓大忙了。”

三年来,全县各乡镇民情服务中心累计接待群众76.93万人(次),受理、代办各类申请事项124.3万余件,及时办结122.7万余件。乡镇民情服务中心已成为公开承诺展示中心、为民办事服务中心、投诉处理中心和乡属各部门指挥联络中心,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的满意率从民情服务中心成立前的70%提高到了90.9%。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