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王清 通讯员 欧阳国江)1月24日,据邵阳市商务局介绍,2016年,全市全年利用外资总量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内联引资1166.2亿元,同比增长25.9%;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81.7亿元,同比增长16.4%;进出口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多措并举,促进外经贸稳步发展。邵阳市重点扶持发制品、打火机、鞋业、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找准着力点,做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全力推进“破零倍增”。全市拥有进出口资质企业613家,其中2016年新增68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96家,其中2016年新增32家;56家拥有进出口资质企业实现进出口破零,42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实现同期业绩倍增。出口产品达到40类、289个品种,产品出口128个国家和地区,服装、鞋类、农产品出过亿美元,发制品、打火机过2亿美元,箱包出口达3.5亿美元,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从2015年的1件增加到13件。
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精准服务,积极组织申报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等扶持项目,举办各类进出口业务培训班,扩大自营进出口业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物流等现实问题。
重点引导打火机、发制品、农业、能源等企业开拓东盟、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鼓励邵阳境外投资企业进入老挝、泰国、越南湖南工业园集聚发展,积极帮助老挝湖南橡胶种植园解决融资担保问题。以邵商为主体的老挝、泰国、越南湖南工业园已有61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入园53家。全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0家,总数达到298家。
加快推进邵阳市通关服务中心、邵阳发制品产业园、邵东箱包产业园、新宁裘革产业园建设,其中邵阳市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已完成选址、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征地等工作,正在进行拆迁,计划明年5月启动主体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体,邵阳经开区设立全市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免费为邵阳市外贸企业提供咨询、资质申领、退税、物流、报关、报检、信保、融资等“一站式”全程免费指导等相关服务。扎实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于2017年10月在邵阳市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