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养殖基地现场指导。
花猪。
花猪基地远程监控视频。
邵阳新闻网讯 黔邵花猪(东山猪)发源于绥宁县东山侗族乡,属于肉脂兼用型猪种,体型中等大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味鲜香甘甜,是我国土猪中的珍品。《绥宁县志》记载:“宋元佑年间(1086—1093),朝廷派兵抵绥宁镇压少数民族起义,随军商人带入种猪。外地猪与本地黑猪配种繁殖,经长期选育而成”。
2016年,该县发展规模养殖户达10家,出栏黔邵花猪肥猪3000头左右,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花猪苗10000多只,开展杂交利用发展土杂猪6万余头,屠宰花猪和土杂猪加工腊肉等产品近100吨,全县花猪产业链创造产值约1.2亿元,黔邵花猪产业成为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
政策对头 打造品牌
“现在政策这么好,下次我也要多养几头花猪,保证顾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谈起农庄的经营,寨市乡黄桑保护区的休闲农庄负责人幸忠平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的花猪卖了这么好的价钱。据他介绍,去年留了两头花猪,客人电话预约要吃花猪肉,还没出正月十五,家里的两头花猪就给他带来了1000多元的纯收入。
2016年底,绥宁县成立黔邵花猪产业促进办公室,对全县花猪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示范户、保种场进行有效管理,对黔邵花猪保种选育、饲养管理和生产流程及花猪销售等进行管理,对生产过程有效管控,保证产品质量达标。对花猪养殖户给予培训等技术指导,提升养殖户生产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助推农户养殖黔邵花猪脱贫增收。在全县范围内筛选一批黔邵花猪产业带头人,产业带头人可以与入社社员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其中产业带头人具有的市场开拓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可计算为一定股份。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全县使用统一的注册商标,免费给产业带头人和股份制合作社使用,从政策扶持、贷款优惠、品牌店创建、农贸市场摊位优惠租赁、电视宣传提高知名度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为种猪销售扩展销路,帮助优质花猪生产增效增收,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市场繁荣,以有力的政策推动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黔邵花猪品牌。
养殖对路 助力扶贫
“这几年,县畜牧水产局的徐老师多次上门帮助我搞好花猪养殖,从保种、生产、销售等方面对我们做指导。去年光景好,我们家不仅脱了贫,还买了车。今年准备新建一个高标准的生态猪场,还想开个花猪肉的专卖店,帮助另外几个贫困户养好花猪,争取一起脱贫致富,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今年快30岁的刘成日谈起了自己的养猪产业规划。
近几年,绥宁县大力支持黔邵花猪生态规模养殖,尤其是2014-2015年借力湖南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黔邵花猪保种和开发成效显著。
2016年底,绥宁县政府出台《发展黔邵花猪(东山猪)产业进脱贫致富的指导政策(试行)》,进一步推动贫困户(农户)脱贫致富,推广黔邵花猪品牌,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鼓励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鼓励贫困户(农户)加入黔邵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产销对接 共同致富
新年伊始,走进位于绿洲大道的枫木团原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土特产直销店,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让人眼睛一亮,东山花猪、土鸡、土鸭,东山茶油、枫木团菜油、泰国香米、随季节蔬菜等农副产品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客人前来采购。“我们的土特产没有备货,卖完就没有了,尤其是花猪系列产品备受青睐……”正在清点花猪腊肉的洪清益表示,下一步争取与一家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继续扩大销售渠道,打响花猪品牌,带领社员们共同致富。
根据绥宁县“十三五”黔邵花猪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现状,全县计划三年内培育十个以上黔邵花猪产业专业合作社或黔邵花猪特色养殖基地,发展上百家黔邵花猪生态养殖规模示范户,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开展黔邵花猪生态特色养殖,打造该县特色生态畜牧业第一品牌。并构建种养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组织化运行、品牌化营销相结合的现代特色养殖业发展,带领全县养殖户大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