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农业”:绥宁发展电子商务走出扶贫新路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秦玲玲 2017-03-01 15:33

高标准的绥宁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

电商孵化基地入驻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设计网页

电商孵化基地入驻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准备发送的快递

位于乐安铺乡大冻村的村级电商服务站

邵阳新闻网讯 “搭帮电商扶贫的好政策,我在神农金康公司的帮助下开起了网店,把腊肉、冬笋、葡萄这些土特产品放到了网上去卖,2016年我已经顺利脱贫。”2月27日,绥宁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团村贫困户陆友军高兴地说。

绥宁县素有“神奇的绿洲”之美誉,生态环境优美,资源物产丰富,但是经济发展却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共有贫困村8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708人。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农户自己种养出来的产品,除了拿到乡镇集市上去卖,就是坐等商贩上门,经常是种得出来、养得出来,卖不出去、卖不上价,即使丰年也未必能有充实的“钱袋子”。对此,县委、县政府顺时应势,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建设。如今,在绥宁,把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绿洲大地兴起。

走进绥宁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一楼前台接待人员着装整齐、精神抖擞、笑容亲切;二楼办公区域内,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设计网页、与客户网上交流、接单......现代化的工作气息扑面而来。为带动电商创业,2016年,绥宁县投资26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并出台了《绥宁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绥宁县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奖励扶助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对入驻基地企业或个人实行“拎包入驻”待遇,3年免收租赁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网络使用费、免费培训、统一物流资费优惠等。截止目前,已吸引入孵注册企业21家,创业个体(项目)32个,举办电子商务业务培训5期,培训人员1000多人,开展入驻电商基地企业诊所讲座20余次。

绥宁县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的“绥宁县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工程(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绥宁县电子商务扶贫规划(2016-2020)》,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200万元电子商务引导资金,扶助电子商务生态链建设。目前,绥宁县已建成了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完成了25个贫困村的村极服务站建设,实现了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结合。全县入驻快递企业共12个,配送网络和物流快递业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实现了配送空间、配送对象全覆盖。

为用好“互联网+”这个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绥宁县一方面突出“农”字号,打好“生态”牌,把农特产品,特色旅游、养生休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攻方向,打响绥宁“黄桑”品牌,申请地理标识,不断完善生态旅游服务。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整合特色资源,形成品牌,扩大规模,不断丰富特色产品,如水稻种子、羽毛球、体育滑板、竹木家具、青钱柳、绞股蓝、柴火腊肉、猪血丸子、雕花蜜饯、野生天麻、香菇木耳等具有绥宁特色且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为全县电子商务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目前已整合和开发适合网销的农特产品70个品种以上。在互联网养生茶领导品牌——神农金康的带动下,绥宁县走出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特色,不仅带动了绥宁青钱柳、绞股蓝等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青钱柳的附加值,也使青钱柳茶叶行情一路看涨,加快了村民依托特色农业脱贫致富步伐。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