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传 久愈新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13-04-08 00:00

    邵阳新闻网讯  编者按:作为历史悠久且有39个民族杂居的邵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史以来,就是巫傩文化、楚湘文化的发祥之地之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特殊的地理、民俗、气候、水土、饮食等孕育了邵阳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勤劳智慧的邵阳人民在悠久历史发展中不断从大自然和社会劳动、生产生活中吸取灵感和艺术创作经验,创造了许许多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并且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多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普查、收集、整理等工作,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保护项目11个,省级保护项目31个,国家级传承人6个,省级传承人18个,基本构建起了中央、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国家级保护项目:(11项)

竹刻(宝庆竹刻)          (第一批  传统美术)

年画(滩头年画)          (第一批  传统美术)

挑花(花瑶挑花)          (第一批  传统美术)

邵阳布袋戏                      (第一批  传统戏剧)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第一批  传统技艺)

花鼓戏(邵阳花鼓戏)  (第二批  传统戏剧)

祁剧                                 (第二批  传统戏剧)

苗族‘四八’姑娘节           (第二批      民俗)

瑶族民歌(瑶族呜哇山歌)  (第二批  传统音乐)

龙舞(城步吊龙)          (第三批  传统舞蹈)

丝弦(武冈丝弦)          (第三批      曲艺)

【编辑:刘芳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