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病都得往城里赶,现在村卫生室可就地解决,一年可节省各项费用3000多块,不仅使自己安心,也让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儿媳放心,政府实在太好了。”5月20日,家住武冈市马坪乡石地村一年逾75岁的曾大美,逢人就说起这等高兴的好事。这是该市启动新医改后,让70万农业人口口受益“公卫服务”的结果。
武冈市总人口84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以上。自2009年9月起,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标准,成立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管联系领导、市卫生计生局、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卫生计生局、市财政局分管领导、各专业公卫指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由市卫生计生局、市财政局相关股室人员和各专业公卫指导机构业务骨干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在修正出台项目工作、绩效考核两大方案的基础上,还第一时间下发质量监管通知,细化和明确了市、乡(镇)、村各级各部门职责及任务分工,有效建立了分工协作机制,为项目工作开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为全方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该市将以2016年市疾控中心评定省第一批县级甲等疾控中心为契机,决定斥资5亿元、划地5亩整体搬迁妇幼保健院,全面强化公卫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并新增市健康教育所、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市卫生财务集中核算中心等管理机构。同时,要以全面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2个社区卫生院搬迁、新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年度目标,对每个乡镇卫生院拨付500万元,根据实际情况改(扩)新建住院、医技、公卫、后勤附属等相关楼房,确保院内实现绿、硬、灯、美“四个现代化”。另外,还要以201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健康按揭工程”为载体,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中长期低息贷款,把未来15年1.05亿元的政府分期资金作一次性投资下去,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同时,该市以财政出资选送54名热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年轻人进入本土化培养,通过实行村医“签约服务”为目标,以精准吸收具备执业资格医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为手段,以专门邀请专家为平台,紧紧围绕考核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管理、预防接种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12大类公卫项目为中心大局,通过按月组织乡村医生到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轮流跟班,定期安排县级、乡级专家骨干每周一天下村开设“流动门诊”。根据手把手教学方法,采取严格村医进出门槛,一举成立村医选拨、培训、考核委员会,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职称级别的同时,也让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公卫执业人员实打实学到实践经验,确保全面推行“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契约型新模式,让农村覆盖率达90%以上,从根本上提升村医队伍整体水平。
截至目前,2016年该市共争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3416.85万元,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446342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92037小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100次、举办公众健康咨询206次、协助开展卫视监督协管实地巡查651次、实现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100%、建立7382人预防接种证100%,确保居民健康建档达到666191人, 实现群众满意度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