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城丽景】仙人四井今流香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13-04-11 00:00

宝庆古城内外有多少口井?从东大路进城来,有十井铺、五井塘,到如今的人民广场附近有三眼井。箭落门过来有板井巷,从仁美巷出来另有一条小巷通到管乐街,叫仁寿巷,它的本名叫盐井弄子,因为巷子中原来有口井,水咸,人们取来提炼硝盐用来制革,故名。而洛阳洞附近则有洛阳井。

进入宝庆古城,便有曹婆井,这附近还有被人遗忘的曹公井。离府署不远,有沙井头和九井湾,据说这条巷子当年有水井九口,或在路边,或在院中,如今还能找寻到几口古井的遗迹。再往西,便是龙口井,西外街的仙人井。出南门,马鞍石如今清水有井却无名,再往南便是梅子井。

西外街的仙人井,算是宝庆古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口古井了。仙人井共有四个井口,均由青石砌成。在仙人井,我们可以看到,泉水正从碗口粗的铁管流出,落入头井,落水潺潺,清澈见底。井头上方有一石碑记载:照得仙人四井,用途分别作规定:头井专作饮用,其余严禁;二井只洗菜蔬,荤不入井;三井洗衣洗物,污秽不准;四井虽属不拘,便桶不见。井区之内严禁种菜、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宝庆古城的人们早就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而这也正是仙人井与众不同的内涵所在。

“仙人井”之名从何得来?相传宋朝宝庆大旱,何仙姑路过此地,见人间苦景,悲从心来,流下晶莹眼泪,落在此处化为甘泉,解了民间干旱之苦。后人为了纪念何仙姑,将井取名“仙人井”。一段传说,足可见仙人井在当地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白公建城开始,宝庆城就有了井。随后城民越来越多,古井也越来越多。井的多少,见证了宝庆的发展。再后来,随着自来水的入户,井逐渐消亡,见证的同样是邵阳前进的脚步。

从曹婆井到仙人井,以及那些已经消亡或者正在消亡的古井,它们无不滋润过古城。如今,古城的人们,也开始追忆起冬暖夏凉的井水,而文物部门,也和当地的居民一起着手保护如今尚存的古井。

【摄影:刘芳军】

【编辑:刘芳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