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制药车间内的全自动化设备生产线上,一颗颗药丸正被有序装进药瓶。这条丙戊酸镁缓释片生产线拥有目前全国领先技术。
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是邵阳制药行业的领头羊。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曾一度黯然失色,然而在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杨贞皓的带领下,确定了“精特专”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公司发展内核,并注重推动专利成果转化。
杨贞皓(左二)在车间与员工交流。
1998年,在公司年产值不足千万的情况下,接手公司的杨贞皓亲自带队参与药品研发。从专利的研发到成果转化生产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其中公司生产的丙戊酸镁药品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实现产值19亿元,这也是公司“精特专”发展战略实施的明显成效之一。
一路走来,公司从1个生产厂区扩大到3个厂区,累计申报专利63项,年生产能力扩大5倍,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2%。
6月1日,杨贞皓荣获邵阳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没有创新,湘中制药没有今天。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杨贞皓如此说。
“我们现在主要注重于脑科学这一块,以研发治疗癫痫的药物为主,覆盖分裂症和老年痴呆治疗药物,参照原来研发缓释片取得成功的经验,完善产品结构把产品链做起来”,杨贞皓话语铿锵。
公司内部会议。
现在每周的公司例会上,杨贞皓首先调度公司在长沙建设的研究院项目进度。他很清楚,公司创新发展依赖于高尖端技术,需要人才智库支撑。设立研究院可以吸引人才,为药物创新研发提供保障。公司不断出台各类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待遇、科研奖励、培训学习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且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资金投入总是摆在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