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精神研究】邵阳主流精神与邵阳发展之动力

来源:邵阳市社科联 作者: 2013-05-10 00:00

    编者按:“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时代。”这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长忠在“邵阳精神”课题招标大会上开宗明义所说的第一句话。建成“八个邵阳”的宏伟目标正引领邵阳八百万人民走进一个伟大的时代,“邵阳精神”的提炼和宣传正当其时。与其它城市直奔主题提炼区域精神的做法迥异,2012年8月,市委宣传部决定将“邵阳精神研究”分解成若干子课题,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广泛发动和组织邵阳籍社科工作者对邵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邵阳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展开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在此基础上对邵阳精神进行最准确、最精练的概括。此种先分后合、取精用宏的城市精神提炼方式,用心深远,用功深透,最具科学性和严谨性,本身就是邵阳精神的绝佳体现。盛举空前当共襄,继往开来正此时,本网以挖掘邵阳人文历史的《宝庆人文》专栏为载体,在5月、6月和7月,连续集中刊载各路专家的研究成果,敬请广大网民垂注,并积极参与邵阳精神研讨活动。

一、邵阳主流精神的基本内核

1、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就是要放眼世界,海纳百川。从魏源开放思想到邵阳对外友谊城市建设,从邵阳对外经济贸易到邵阳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邵东现象”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都印证与折射了邵阳开放精神的光芒。

2、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即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尊重科学。吕振羽经世致用的思想光辉,崀山申遗精神的“尊重科学、敢为人先、坚忍不拔、众志成城”,无一不是求实精神的真实写照。

3、拼搏精神

拼搏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精神。宝古佬精神的精髓,就是‘蛮’、‘犟’,是不甘落后,敢为人先,不屈不挠。“铁打的宝庆”,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坚固记录,更是精神层面的真实写照。

4、团结精神

团结精神就是团结和谐、共生共荣、诚实守信、重信重义。邵阳地缘文化的精髓、邵阳同乡会的发展、邵阳人重情重义,无不印证了邵阳人的共生共荣与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唐中和是邵阳人诚实守信的杰出代表。

5、民主精神

民主精神就是追求民主,崇尚自由。邵阳人有着追求民主,崇尚自由的优良基因。蔡锷推翻帝制、再造共和是为了国家的自由与独立;匡互生、严怪愚、吕振羽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邵阳人的民主与自由精神。

6、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就是吃苦在前、不计个人得失,就是富有爱心与责任心。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提名奖获奖者向军华,把实现远大理想的坐标定格于最边远、最平凡、最基层的位置,鲜明地体现了邵阳人奉献精神。 

7、廉洁精神

廉洁精神是邵阳君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邵阳人廉洁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就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崇尚文明,追求卓越,不落窠臼,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贺绿汀的艺术创新;李国杰的计算机创新、邵阳民间艺术滩头年画、布袋戏、竹艺的创新、邵阳“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与矫正活动等城市创新活动,都能透视邵阳人的创新精神。

二、邵阳主流精神的本质特征

1、区域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邵阳主流精神突出体现了邵阳地域文化的特质。区域性的精神不能离开全国、全球的精神文化而孤芳自赏,它必然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2、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特有的时代精神,都需要铸造一种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主题和要求的时代精神。 邵阳精神是邵阳2500多年历史的沉淀,如今,邵阳精神更注重把握时代主题、吸收时代成果、充满时代气息 。

3、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邵阳精神要管长远管大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一种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总结和提炼邵阳精神,要着重将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因素和文化元素作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邵阳精神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实现创新性、超前性。

4、社会意识的第二位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邵阳精神属于社会意识,它与社会存在相比较,是第二位的。然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800万邵阳人民对于发展的热切期盼和他们的聪明智慧,是邵阳加快发展的能动力量。

三、邵阳主流精神的动力作用

1、邵阳主流精神为邵阳发展提出精神目标

信念是一种执著,是一种情感态度,是一个人灵魂深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要坚信“八个建成”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这就是目前我们邵阳人的精神目标。

2、邵阳主流精神为邵阳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力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邵阳精神是一种力量,它激励着邵阳各族人民奋发有为,鼓舞着邵阳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的斗志和信心。

3、邵阳主流精神为邵阳发展提升精神风貌

精神面貌是一个地方的靓丽名片。邵阳精神蕴含着文明开放、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诚信友善、心态平和的精神面貌,激励我们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作者:唐光怀    唐后乐  尹大汉  全晓雪    杨 云】

【来源:邵阳市社科联】

【编辑:杨大为】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