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邵阳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邵阳市文明办 龚跃辉
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明灿烂的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了独特的宝庆文化,培育了勤劳智慧的邵阳人民,孕育了特有的邵阳精神。如何从邵阳精神中汲取正能量,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邵阳精神的源与流
一是邵阳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邵阳境内便有先民栖息屯居。春秋白公善,垒土筑城,距今已2500余年。西汉初,始置昭陵县。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始置昭陵郡。后又曾名邵陵郡、邵州郡。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理宗赵昀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在迄今长达1700多年的建郡、建州、建府史上,大量的史实和人文遗迹记载着邵阳文化的悠久历史。
二是邵阳文化厚重。朝代的更替、区划的变易、民众的迁徙、民族的融合,推促着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对话和相生相伴,神秘丰厚的梅山民俗文化和各种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世代繁衍。宝庆古城墙、城步长安营、武冈中山堂等和邵阳布袋戏、祁剧、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花瑶挑花、呜哇山歌等在这神奇的土地交相辉映,摇曳着动人的魅力。
三是邵阳英才辈出。悠久的历史、俊丽的山川、丰富的物藏,将这方民风淳淳的土地滋养成崇文尚武的人文荟萃之地。魏午庄、刘长佑、刘坤一、江忠源、袁国平等武功威名,昭彰史册;张干、袁吉六、孙俍工、吕振羽、贺绿汀等师德文声,典范长存。更有哲人魏源,以《海国图志》开东方世界维新开放之先声,将军蔡锷,以铁血丹心、丰功伟绩,成为再造共和第一人。
二、邵阳精神的扬与弃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邵阳形成了独有的文明风范,孕育了良好的精神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宝古佬一词就是邵阳文明的专用名词,宝古佬精神就是邵阳精神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承载了湖湘文化敢为人先、心怀天下、霸蛮等主体意识,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了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仍然左右着人们的观念,束缚着城市文明进步的步伐。
精神特质:一是重信重义。邵阳人从古至今信义为先,重信重义,奉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传统信条,恪守“做人要过得古,做事要过得硬”的为人为事准则。“千年宝庆,君子邵阳”是邵阳人引以为自豪的精神形象。二是敢为人先。历代优秀的邵阳人以他们的明敏睿智读史阅世,鉴古观今,而果敢行事,开创先河。江忠源第一个私募兵勇出省作战、以“楚勇”开办湘军;中国乐坛领袖和音乐教育之父贺绿汀以钢琴曲《牧童短笛》开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化先河;被誉为“中国八大名记者”之一的严怪愚第一个在全国公开揭露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的臭名昭著的“艳电”。三是开明开放。伟大的近代思想家魏源,号召国人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中国现当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邵阳人放眼全国,创办了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建立了湖南第一个民营经济开发区,使邵阳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
消极因素:一是江湖义气。一些人地域观念浓、老乡情结重,在个别县甚至还分出个东片西片。有的干部之间产生了误会,不是彼此谈心求得谅解,而是拉帮结派排斥对方;有的群众之间产生了矛盾,不是通过合法途径予以化解,而是伺机打击报复。二是霸蛮的作风。一直以来值得我们称赞的“霸蛮”是一种坚韧不拔、果敢刚烈的坚毅精神,是一种不怕鬼、不信邪的豪迈气概,并非不讲文明、霸道和野蛮。当前,车辆闯红灯、乱停乱摆和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市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司空见惯。三是守旧思想。曾有网站爆料,湖南邵阳获评全国十大最幸福城市。尽管该文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无疑反映出一部分邵阳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普遍认同,抱有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体现在干部作风上,就是责任意识欠缺,在岗不尽责、出工不出力;反映在民风上,就是破罐子破摔,你不讲文明那我也不讲文明,反正大家都不讲文明。
三、邵阳精神的教与化
邵阳精神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批判和转化消极因素和怠进思想,对于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加快邵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深化理念:将开明开放的观念转化为推进城市文明进步的动力。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豁达、宽容的精神,坚决破除思想的保守性、理念的陈旧性和思维的局限性,摈弃目光短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个性缺陷,努力使我们的思想、言行和处事方式与和谐、文明、开放的社会要求相适应。要深化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践行积德行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二是提升境界:将江湖义气转化为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动力。要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投诉、监督、举报机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健康和谐的政务环境。要努力培育诚信市场,积极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诚信体系,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活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感。要不断深化诚信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强化市民的诚信意识,规范市民的诚信行为,促进市民的诚信习惯养成。
三是丰富内涵:将敢闯敢拼的精神转化为推进工作开拓创新的动力。要在引导文明风尚上开拓创新:制作、刊登一批文明宣传标牌标语和公益广告,充分发挥媒体对不文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道德档案、诚信档案,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大力扶持。要在培育活动载体上开拓创新: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联点结对、共创文明”、“公民爱心日”等主题活动来引导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宣传的形式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开拓创新: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积极推进文化广场、体育场馆、市民(村民)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设施建设,全面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创建成为提高我市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