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信重义、敢为人先、文明开放、求实图强”,是邵阳这座古城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品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把以之为主要特征的邵阳精神渗透于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提升邵阳文明和市民素质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注重内化于心,增强市民认同感
邵阳精神只有深入人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做好宣传引路、活动引领、典型引导工作,在市民充分了解、领会的过程中增强认同感。一是坚持宣传引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有效载体,发挥电子宣传屏、宣传长廊的作用,在重要时段、重点版面上连续刊登、滚动播出邵阳精神具体内容。加大平面广告宣传力度,在主要路段、宾馆超市、公交站点等人口集中场所设置邵阳精神宣传展板,让市民处处受到熏陶。编写邵阳精神通俗读本,对邵阳精神进行深入的解读,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使邵阳精神在市民心中得到进一步根植与拓展。二是坚持活动引领。在活动中体现、巩固、弘扬邵阳精神。扎实组织邵阳精神大讨论、“践行邵阳精神、共建美好家园”、“邵阳精神市民谈”、“文明标兵评选”和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举办弘扬邵阳精神文艺演出,使邵阳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要精心谋划,因地制宜,组织一些有影响、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推动邵阳精神的学习、宣传不断深入。三是坚持典型引导。大力培育典型,挖掘、树立一批反映邵阳精神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一个“老典型常树常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大力推介典型,弘扬先进典型在平凡工作岗位显现的时代风貌、精神境界、博大情怀、高尚品质,使人感到可信可亲,使之成为高扬于广大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成为激励广大市民奋勇前进的响亮号角。
二、注重外化于行,增强市民责任感
弘扬邵阳精神,贵在践行。一是在加快发展中展现邵阳精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描绘了“八个建成”“三个高于”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迫切需要用新时期邵阳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在加快发展中展现邵阳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为民谋利、真抓实干、务实清廉,为邵阳发展鞠躬尽瘁;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勤勉敬业、激情干事、奋发进取、创先争优,为邵阳发展献计出力;对广大群众来说,就是要热爱家乡、勤劳勇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邵阳精神。邵阳精神既可以体现在出租车司机的一次载客服务里,也可以体现在医生的一次诊疗行为中,既可见于经商者的一桩生意中,也可见于一名工人的生产行为中。广大市民要从细微着眼、从小节入手,自觉规范言行,以具体行动展示邵阳精神。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邵阳精神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和将共同社会价值观慢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三是在对外交流中传播邵阳精神。充分利用各类对外招商、交流等平台,大力推介邵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宣传邵阳人民重信重义、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积极发挥外地邵商的桥梁纽带作用,让邵阳精神为外界广泛了解,真正成为彰显邵阳灿烂文化和人文底蕴的靓丽名片,成为邵阳“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金字招牌。
三、注重常化于习,增强市民归属感
弘扬邵阳精神,要突出三个结合,使践行邵阳精神成为广大市民的一种习惯。一是与文明卫生创建相结合。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在经济领域开展诚信经营主题活动,在机关单位开展勤廉为民主题活动,在学校开展爱心孝心责任心主题活动,在社区开展友爱互助主题活动,在农村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继续开展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越来越多的村、社区和单位跨入文明单位行列,整体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在卫生创建中规范市民文明行为。二是与城市文化塑造相结合。充分宣传好蔡锷、魏源、贺绿汀、匡互生等邵阳名人的精神,组织好邵阳革命先烈、杰出历史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开展好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发挥红色资源、优秀人物资源在弘扬邵阳精神中的示范引导功能。加大对宝庆古城、武冈古王城、绥宁寨市历史文化名镇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地域文化品牌、特色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人文文化品牌,提升邵阳文化在弘扬邵阳精神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三是与社会风气净化相结合。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高尚的道德和规范的制度在弘扬邵阳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等问题,坚决打击“两抢一盗”、吸毒贩毒的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规范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形成弘扬邵阳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