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云(前左三)与卫生院医生合影
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康煌 邓三强)8月17日,在邵阳县金称市镇卫生院院长陈小云办公室,一位老年病人在不停的道谢:“感谢陈院长对她的一片爱心和关心,病情才得到迅速控制好转”。
陈小云,女,党员,大专学历,邵阳县金称市镇卫生院院长,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8年3月任金称市镇卫生院副院长,2007年5月,担任金称市镇卫生院院长。历经20多年的岗位磨练,使自己从一名普通医护工作者成为卫生院的当家人。奋战杏林的玖仟多个日日夜夜,她并没有离奇曲折的动人故事,也没有惊世骇俗的伟大壮举,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勤奋进取,克难攻坚,默默地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并致力于卫生院的各项工作,也造就了她的坚强和执着。
挑重担,谋发展
2007年6月,陈小云接任卫生院院长一职后,面临卫生院2006年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阶段,当时的项目工程款才25万元,可竣工后结算下来60多万;同时,也面临2006年一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官司。当时,整个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处在相当落后的境况。她接任后银行存款才10来万,怎么办?还没有太多法人管理经验的她,感觉压力山大,寝食难安。心想既然接任了就没有退路了,只能勇往直前。当即,召开班子会议,暂停发放所有员工的福利待遇,适时拖欠购药款,狠抓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几个月后医疗业务收入直线上升。不到半年时间外帐结清了,官司了结了,并对就医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改。破烂不堪的厨房、开放式的厕所、杂草丛生的医院空坪、无职工病人澡堂、没有一张好床没有一套好被褥的卫生院。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从烂到好,从无到有,基本上每个角落都焕然一新,方便了前来就医的患者,真正让他们来的舒心出的满意。2008年,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制度管理,重点从医疗质量、就医环境、药品进购、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入手。分别自筹资金增添了德国进口如GE B超、全自动生化、血球分析仪等等。业务技术人才的引进培训,新农合健康运作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整改及运作。对综合楼墙体、门窗、玻璃全面翻新,安装了36管大能源太阳能,产科达标建设顺利启动运作良好,各科业务水平上了新的台阶。这一年,整个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发展势头日新月异。
战困难,走在前
陈小云担任院长,面临医患关系、职工待遇低、医院资金紧张等一系列困难,毫不退缩、走在前面、带领干部职工一一化解,获得上级领导和同事的高度夸奖;提起今年的抗洪抢险,人人都给予她高度称赞;8月2日,她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6月29日,夫夷河水位开始上涨;6月30日,金称市老街及沿河低洼处的房子已进水;7月1日下午3点,洪魔利爪开始侵入河边的金称市镇卫生院。陈小云立即召开班子会议成立抢险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她带领干部职工全面投入抢险战斗,自己家及其他七户干部职工家中已被水淹;在她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无一人请假;她带领干部职工先迅速把一个个病人转移到两个镇上临时救助点,把三位重病人转往上级医院;然后,她和干部职工一个又一个穿梭在楼上楼下的楼梯层,一次又一次把一楼一筐筐西药、一袋袋中药、一件件资料、一捆捆档案、一叠叠文件往二楼、三楼搬,奋力抢救搬运药品。到晚上10点,她带领干部职工共抢救库存药品价值四十多万元,抢救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等价值20万元。此时,洪水来势讯猛,转眼进院两米多高。连续7个小时,她和全院干部职工没有吃饭,已累得毫无力气;面临停水停电停吃,她们依然坚守医院。
7月2日,水位持续上涨。陈小云很快回过神来拨打镇政府求援电话,第一时间政府船只把职工全部撤离;随后,她带领5名班子成员带着疲惫坚持值班值守。7月2日下午1点水位达到最高,幸好没漫到二楼楼层。出去的职工带着水和食物坐船到医院下面,她和5名班子成员用绳子把食品吊上去,才填了饿了一天一夜的肚子。晚上,她一直看着楼下不敢眨眼,观察水情。
7月3日凌晨2点,洪水开始慢退。天亮时。陈小云迅速召集院外职工赶往医院马上全方位的进入清扫工作,经过十几个小时日夜清扫,院内淤泥,垃圾,杂物基本清扫完成;她累在地上就地而坐,稍停片刻打起精神又继续干。7月5日清晨,她组织全体医生把所有物品搬回原位;八点,医院进入常态化工作。
待病人,如亲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陈小云说广大医务工作者只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有助于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多年来,她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每年带领广大医生下乡义诊,用双脚丈量着农村的每一寸土地,为父老乡亲建起了“生命守护站”;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乡亲们广为传诵的好口碑……。
目前,农村病人对象面向“38、61、99”留守部队,也就是妇女、儿童、老人等留守人员;她们经济困难、生活条件差。陈小云总是慷慨解囊,帮助她们;总是对她们如家人一样,热心为她们服务。这几年,她个人或医院资助贫困病人100人以上,个人帮她们贴付住院费、药费钱2万多元;医院帮助“三无”病人、困难病人解决医药费10多万元,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前不久,石门村有位老人患脑梗塞,偏瘫中风。她考虑到病情危重就劝她转院到县城医院治疗,老人和她老伴说儿子不在家,没有钱治疗。陈小云二话没说,就借5000元钱给她转院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经过在县医院住院一个星期后,老人的病好了,特意跑到医院感谢陈小云,说:“陈院长,是你的大度借款给我,让我及时得到治疗,没有留下后遗症。”并还清5000元借款。
陈小云打开抽屉,里面有许许多病人的借款条、欠款条,这都是近几年她帮病人贴付医药费,还没有还的或还清一部分的。今年年初,有位病人住院经济特别困难,患病后必须住院治疗,但她交不起住院费。陈小云个人借了1500元帮她住院治疗,治愈后,病人出院一直没有还钱,最近只还了800元。她自己说,病人还不起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