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邵东一家三代军人的爱国情怀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谢志刚 2017-08-22 15:29

罗小云家珍藏的肩章和奖章。

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志刚)8月22日,记者走进邵东县两市塘街道罗小云家,一起感受一家三代军人的爱国情怀。

“这是我父亲的肩章,这是我的立功奖状,这个是我儿子的奖章。”邵东县两市塘街道居民罗小云家里,珍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多件奖章和证书,见证了罗小云一家三代军人的激情岁月。

罗小云1981年入伍。回想起6年的部队生活,罗小云经常心情难以平复。

“排长对我太好了。”罗小云当时所在的边防三师七团负责坚守中越边境的法卡山510高地。罗小云个子不高,排长对他一直很关照。1984年4月的某天,敌方一发炮弹落在前方阵地观察所旁,走在前面的排长壮烈牺牲,罗小云哭着将排长的遗体背了回来。

“每当我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想,那么多战友牺牲了,长眠在法卡山公墓,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罗小云不时会拿出排长的遗照看一看。时光虽然已经过去33年,照片也发黄褪色,但罗小云一直将这张相片携带在身边。

罗小云在部队荣立两次三等功,1987年光荣退伍,1989年进入邵东县石膏矿。在工作中,罗小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后来石膏矿改制,我下岗了。现在大家都叫我罗所长、罗媒公。”罗小云一脸乐呵呵地说。罗小云性格开朗,下岗十多年来,一直靠微薄的生活补助和打零工、扫厕所、捡垃圾维持生计。“罗所长是厕所所长,扫厕所也是工作嘛。罗媒公是表扬我做媒做得好。”罗小云做了20多年媒,做成了50多对,其中军婚就有10多对。

“父亲教育我,当兵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罗小云的父亲于20世纪90年代去世,是抗美援朝老兵。父亲的经历对罗小云影响很大。父亲的话他又原封不动送给了儿子。儿子罗泽斌2013年入伍,现在南部战区服役。201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没有国家,哪有小家?”罗小云很欣慰,因为儿子罗泽斌也遗传了爷爷的爱国情怀,等孙子长大了,也送他去参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