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拼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邵阳人的拼搏精神更具有一股韧劲、蛮劲,从而成为我们这个地域文化的特色之一。
一、邵阳人拼搏精神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特点﹙一﹚邵阳人拼搏精神的地域特色
一是吃苦耐劳,勤俭纯朴。邵阳 人最能吃苦耐劳。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队伍中,别的地方人不愿干或不能干的累活、脏活,邵阳人能够干、愿意干、干得好。在邵阳这片土地上,自然条件不佳、资源能源不足、交通条件不畅,但邵阳人顽强地生息,代代相传,铸就了吃苦耐劳、勤俭纯朴的品格。
二是敢于出头,富有血性。邵阳人富有血性,敢于出头,敢于为义而粉身碎骨,特别是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富有血性的邵阳人敢于挺身而出。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冒着被保守势力排挤打压的风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振聋发聩的声音提倡开放改革。民国初年有再造共和之功的蔡锷,第一个在云南举起反袁大旗,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1919年五四运动,火烧卖国贼曹宇霖的住宅赵家楼,邵阳人匡互生举起第一把火。
三是百折不挫,富有韧劲。邵阳人富有耐心、富有韧劲、百折不挫。无论是从近现代邵阳先烈们为了反抗压迫、为国家独立、为了民族振兴杀头颅、洒热血,他们前赴后继,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邵阳人大干、苦干社会主义,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邵阳经济建设的辉煌,还是从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商人足迹走偏天下。都可以说明邵阳人吃得苦、有耐心、有韧劲。
﹙二﹚邵阳人拼搏精神的时代特点
邵阳人拼搏精神不仅有地域特色,还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古代,邵阳人在反抗自然压迫中,拼搏精神表现为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在反对阶级压迫中,表现为不屈不挠。
在近代,邵阳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现为兴亡有责,敢于担当,威武不屈,敢于出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逐步坠入半殖民地深渊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时代呼唤有血性、有骨气的人来担当民族的脊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富有血性的邵阳人尽显风流,名人辈出。魏源、蔡锷、吕振羽、贺绿汀等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不畏险恶、不惧威武、敢于担当的勇气。
新中国成立后,邵阳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现为,吃苦耐劳,勤俭踏实;艰苦创业、发奋图强。新中国成立后,邵阳人以勤劳勇敢的品质斗天改地,谱写邵阳发展的新篇章。从建国到1978年。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邵阳人主要靠肩扛手提,修建水库、水渠七千余座﹙处﹚,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修建公路一万多公里、铁路三百多公里,交通闭塞的面貌大为改观;创办中型以上工厂七百多家,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使邵阳成为湖南工业重镇。
改革开放以来,邵阳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现为勤劳致富、敢闯敢干、勇于开拓。一是敢率先。大家都想着做,但又不敢做的,邵阳人则敢为人先。农村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邵阳农民早于省内其他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则走在全国前列。二是敢闯荡。勤劳的邵阳人为了发家致富,善于寻早商机,敢于闯荡天下。哪里有创业平台,哪里就有辛勤经营的邵阳人身影。据不完全统计,邵阳人遍布到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经商创业。三是敢开拓。敢于走从没人走过的新路是邵阳人又一种品格。上世纪八十年代,邵阳的小商品生产、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率先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邵阳的国企改制摸索出的“三个置换﹙政府置换职能,企业置换产权,职工置换身份﹚”的做法为全国国企深化改革探索新道路新经验。
当前,邵阳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现为不甘落后,奋发赶超。由于,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差、能源缺乏、中央和省对邵阳在资金投入上较少等客观原因,邵阳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市显得落后了。全体邵阳人有着“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正在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全力以赴加快后发赶超。
二、弘扬拼搏精神,加快邵阳发展﹙一﹚加快邵阳发展,需要发扬邵阳人拼搏精神。
邵阳人的拼搏精神造就并彰显了邵阳地域文化,创造了邵阳的文明与繁荣。今天,要加快邵阳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就更需要发扬拼搏精神。
首先,把握当前的有利时势需要发扬拼搏精神。“时”就是机遇,当前邵阳面临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加大扶贫开发的机遇、扩大内需与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及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要把握机遇,需要创造能够承接相关项目的基础条件,而创造这些基础条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因此需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敢于率先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到底的毅力。“势”就是发展态势,当前邵阳加快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要保持这一好态势,需要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第二、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需要拼搏精神。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仍然是我国加快发展的机遇期,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各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没有拼搏精神,就难以傲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要使邵阳的优势产业在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做大做强,需要邵阳人弘扬攻难克艰、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
﹙二﹚弘扬当代邵阳人拼搏精神,高奏加快发展旋律
一是弘扬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邵阳人从来是不服输的,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使邵阳在区位交通条件差、能源瓶颈制约的条件下仍然取得辉煌的成绩。未来五年到十年,要把邵阳“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建成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建成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建成湘桂边陲的物流中心、建成产业兴旺的经济强市、建成我省西南的生态屏障、建成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的幸福家园。”要弘扬进取精神,首先要克服少数人对我市实现后发赶超的悲观情绪,通过对我市加快发展的“时”“势”分析,树立信心。其次是要克服少数人小富即安的自满情绪。要倡导不仅发展自己、更要造福社会的理念。
二是弘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邵阳人敢于出头、敢为人先。要加快邵阳发展,在产业发展上,我们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我们要树立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用。
三是弘扬坚持科学发展、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加快邵阳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因为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发展,才能跨越发展、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否则,加快发展就成为脱离实际的“大跃进”,欲速则不达。加快邵阳发展,必须敢于攻坚克难。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我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域,面临着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产业布局规划、国有比例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一系列难题;我市农村改革,面临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基层政府职能、优化农村双层经营机制、均衡农村教育资源等等一系列难题;我市社会建设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弥补资金缺口、继续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养老保障双轨制等系列难题。我们运用智慧与勇气,扫除障碍、排除困难,争取胜利。总之,我们只有发扬奋发进取、吃苦耐劳、攻坚克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能抓住机遇,顺应时势,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