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举行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 两年一届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贺旭艳 2013-09-29 00:00
    邵阳新闻网讯(贺旭艳)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如果迷路了怎么办?”……9月26日上午,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色彩鲜艳、充满童稚的舞台上,来自各县市区的聋儿和正常孩子一样,声情并茂地表演唱歌、朗诵儿歌、讲故事,并一一回答主持人关于日常交往对话的提问,展示他们接受听力语言康复的成果。    由市残联组织的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两年一次,迄今已是第三届了。除了12名孩子上台参加康复成果个人赛,市特殊教育学校、隆回县启智聋儿康复学校等特教学校的教师参加了康复技能比赛,聋儿的家长们参加了康复知识的必答和抢答竞赛。    据现场专家人士、惠耳听力杭州聋儿康复中心主任周兴龙介绍,很多患者因听觉障碍而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所以民间有“十聋九哑”的说法,对聋儿的抢救性救助,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语训”。一般而言,新生儿三天之内应进行听力筛查,如果没通过一个月之后应进行复查,再没通过就应进行定性诊断检查。确诊为聋儿,就应通过戴助听器、植入电子电蜗、进行语训等手段及早干预,让他们听说并行,回到有声世界。“如果等到四五岁以上才发现孩子耳聋,再来开发就晚了。 ”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聋儿得以回归有声世界。我市自1990年开始实施聋儿语训和听力语言康复项目,每训练一个人由“七彩梦”、“福彩公益”、“蒲公英”等国家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近年来已有300多名聋儿受益。“每一个康复成功的聋儿,背后都站着一个富有爱心、责任心的家长、老师。”市残联副理事长谢涵介绍,聋儿长期在失音失言的环境中生活,要帮助其恢复听力、言语功能,提高认知能力,融入社会,难度很大,举办活动的目的在于展示聋儿康复语训的成果,增强教师、家长的责任心和信心,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了给聋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市于2011年成立了一所家长学校,今年新增3所,定期对聋儿的家长们集中开展康复知识培训,目前已有70余名家长参加。对特教师资的培育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今年输送到省级以上机构培训的教师已达20人次。     由于聋儿的康复语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过程,目前全市约有1000名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进入康复机构和特教学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的只有30%左右,更多的患儿因家庭贫困不能得到很好训练。全市现有十所特教学校,因师资、生源等原因,有效开展聋儿语训的也只在半数。对此谢涵表示,“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社会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蓝天白云下健康阳光地成长。”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贺旭艳】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