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张红弟(温州人)
1988年,年轻的张红弟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远离家乡温州来到了邵阳。当她走出火车,迈出踏上邵阳土地的第一步时,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步,一迈就过去了二十几年。现如今,她在邵阳最繁华的路段上有了自己的品牌事业,家庭美满,而她也从一个懵懂的温州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能说一口流利邵阳方言的女老板。近日,她向记者畅谈了自己对邵阳变化的切身感受,其中也包括对我市“限摩限电”行动的看法。
张:这二十几年来,我看到邵阳从土砖房砌成平房,又看到一座座平房变成了高楼,街道渐渐地宽敞、整洁,路面上车水马龙。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回想起十几年前的邵阳,看看现在的邵阳,感觉不可思议。
问:您觉得您见证了邵阳变化的点点滴滴。
张:可以这么说,我现在基本上就是半个老邵阳,对邵阳饱含感情。而且我也知道,邵阳的很多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过很多反复和调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问:那您最近感受到邵阳的新变化了吗?
张:当然。自从市内开展“限摩限电”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城市街道的变化。我的店开在中心路和红旗路的交汇处,家里离店面只有几里路,平时都是步行回家。现在沿街的巷子口都不见了等客的摩的,真的宽敞了不少。有时候,我晚上回家,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从暗处突然蹿出一辆摩托车来吓我一跳了。如果是平时出远门的话,我和家人都会开车,也不用担心会有摩托车来抢车道了。
问:您现在对老家温州还有印象吗?
张:当然有啦,我每年都会回老家一趟。我的老家温州在这些年里的变化也不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街上也取缔摩托车了。现在那边都提倡绿色环保出行,绿色人力三轮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我听说邵阳市里也要开通代步的公共自行车了,这真是一个让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问:看得出您是把心落在了邵阳,关注着邵阳细微的改变。
张:是的,因为这些都是紧紧联系着民生,我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既是参与者也是感受者,希望她能够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黄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