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颜希文:翰墨清香写奇书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胡谦 杨洋 林雨 2013-10-10 00:00

颜希文正练习草书  胡谦 摄

  邵阳新闻网讯(胡谦 杨洋 林雨)9月末,76岁的退休干部颜希文很是开心,因为他费时半年收集和创作的《毛泽东诗词百二十首(草书)》初稿已经形成。周围的朋友和亲属也分享了他的喜悦,获得了他新鲜出炉的样书。这位从小就喜欢书法,退休后更是一心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老人,用他超强的毅力和耐心,诠释着自己的翰墨情缘,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上了一份祝福。

年少锋厉:书香门第熏陶出的书法迷

颜希文1938年出生于邵阳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墨香的熏染。教书先生的父亲成为了颜希文书法的启蒙者,对他要求严格。从五岁开始,《三字经》是颜希文每天必读、必背、必写的书籍,每天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完成,父亲就不让他吃饭。颜父对书法研究颇多,颜希文刚开始是临摹父亲的字体,点线、笔法,横勾、竖勒,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可以说是父亲手把手的教导将颜希文带入书法的奇幻世界。当同龄的孩子都成群结队玩耍的时候,他却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相伴,尽管当时少不更事的他只是把练习书法当成一种任务在做。直到上小学开始,由于底子打得好,颜希文包揽了学校的黑板报、大字报的书写,并且在学校组织的大字、小字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得全校第一,三本写字本的奖励、老师的称赞、同学的欣赏成为他继续书法道路的强大动力,而他也渐渐地爱上了书法。每每看到自己心仪的字帖、书法作品或者商店招牌上漂亮的字体,他都会驻足观赏,想方设法临摹下来,便于自己日后练习使用。

蔚为大观:退休后重拾爱好潜心创作

工作中的颜希文,尽管仍对书法念念不忘,但工作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烦恼,让他没办法完全潜心创作,只能在闲暇时候练练手。1998年退休后,闲下来的颜希文又重新拾起笔墨,开始了在书法道路上的新征程。

“在有生之年,我要用最好的宣纸和墨汁书写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六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传》和《金瓶梅词话》。”颜希文立下宏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颜希文决定先求师问道,学好书法。他拜我市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一仑为师学习隶书。后来看的字帖多了,草书的千变万化,每一个字笔画的粗细长短、墨色枯湿浓淡和字体结构的改变都让他兴奋不已,他又在2000年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高级班专门学习草书,结果获得了研修班的证书。

经过不断的学习、练习、思考和创作,颜希文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草书风格——草书楷写,每天花在书法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有时候5个小时,有时候8个小时,白天有事耽搁了,晚上也会补上,一年四季乐此不疲。十余年的孜孜不倦,让160万字的隶书、草书《金瓶梅词话》10卷、94万字的草书《红楼梦》12卷,40万字的草书《儒林外史》5卷,96万字的草书《水浒传》12卷诞生在颜希文的笔下。“七十初度沐春风,盛世迎来夕阳红。翰墨挥洒写奇书,窗底自用十年功。”这是颜希文七十生日当天的自赋诗,“简述”自己退休十几年来充实的书法生活。

梦在旅途:出版《通用规范汉字草书字汇》

今年8月份,颜希文看到了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他又有想法了。“草书那么漂亮,每个字又有那么多不同的草书写法,我为什么不写一本《通用规范汉字草书字汇》来给书法爱好者学习、掌握和欣赏呢?”有了这个想法,颜希文又行动起来了。除了日常的书法练习以外,他开始翻阅各种草书字典和名家作品采集《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每个字的不同草书形式。“草书真的是太漂亮了,有的字几十种写法,真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现在,关于草书形式的收集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预计今年年底就能编写完成。

十多年来,颜希文用坏的毛笔从最初的几十支变成现在的三百多支,而自己原本能够写大字的手腕也没了以前的力气,只能选择多写中字和小字。但是对《通用规范汉字草书字汇》的出版他很是坚持,“我一定要出版这本书。”而对于岁月给他带来的影响,他没法规避,但对书法的热衷却是停不下来。他说,“我要趁现在还能写,多写一些。”

【作者:胡谦 杨洋 林雨】

【编辑:马晶】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