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打造平安飘坪 构筑和谐社会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欧阳云开 2017-09-04 10:34

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欧阳云开) 欧光垣,中共党员,武冈市财政局工会主席,稠树塘镇飘坪村“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和人民公仆的崇高品德,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扶贫工作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抒写着自己平凡与无悔的人生。他被评为武冈市优秀“第一书记”、武冈市优秀共产党员、武冈市优秀结对帮扶干部。

飘坪村,隶属武冈市稠树塘镇,距武冈城区43公里,与新宁县高桥镇、安山乡接壤。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1775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369人,占全村人口的22.4%。三年前的飘坪村,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社情关系复杂,民风强悍,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群众对政府满意度不高,2014年底,综合治理在稠树塘镇倒数第一,武冈市501各村和社区中倒数16名,是武冈出了名的贫困村和综合治理落后村。

欧光垣同志2015年元旦受组织派遣,带着党建、精准扶贫的重托,来到武冈市稠树塘飘坪村担任“第一书记”。2015年来,在欧光垣的领导到下,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实开展平安村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安全有序、文明、友爱的良好环境。

和谐、安定的飘坪,孩子们最欢乐

和谐、安定的飘坪,孩子们最欢乐

建章立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飘坪村能否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村支两委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欧光垣同志认为,搞好综治工作,制度是基础,组织是保障,领导是关键。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了以欧光垣同志为指导员,村书记为主任,其他村支“两委”同志为成员的综治管理中心综治领导小组、禁黄赌毒领导小组、普法领导小组等,成立了“一长五员”民间协调机构,负责履行辖区综治工作指导协调,矛盾纠纷调处,普法教育等职责。村里每年至少召开4次以上的村支“两委”会,研究和部署全村综合治理工作。

精心部署,明确责任。为强化责任意识,每年年初村支两委与小组负责人,小组与村民户主逐级签订综治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目标,使综治工作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全村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治安工作氛围,营造了一个“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懂综治、事事为综治”的综治管理良好局面。

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对各种矛盾纠纷,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飘坪村实际制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平安村标准》、《平安家庭标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六项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全年的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做到有组织机构、有计划目标、有活动开展、有小组负责、有检查验收、有总结表彰。严格按照 “四不发生”的目标开展工作,实现了无群众上访等政治事件,无黄、赌、毒事件,无经济、刑事案件,无偷盗、打架斗殴、破坏生产损坏财产现象,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

打铁还靠自身硬,做群众表率,当干部模范

“第一书记”吃住在农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3年下来,欧光垣同志的心与飘坪的乡亲们融在了一起,成了一名飘坪人,也成了飘坪村的“大管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困难面前冲锋在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贯彻于自己的一言一行。虽然住在老乡家,但从不参加任何牌局、饭局,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用实际行动做表率,当模范。欧光垣同志认为,只有自己的身正风清,才能带领全村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走歪路邪道,才能为飘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遵纪守法、和谐美好的环境。

开展“第一书记”信访接待日

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群众满意”为宗旨,搞好信访维稳工作。每月的15日,为“第一书记”信访接待日。欧光垣同志在接待信访问题时,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决,公平处理;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能够当场答复和解决的问题,予以当场答复解决;当场答复解决不了的,改天亲自登门解决。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最大限度让百姓满意。

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对村信访矛盾和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苗头提前介入,安排人力,将重点人员采取“二帮一”或“三帮一”的稳控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将人员控制在当地,三年来,欧光垣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无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事件。实现飘坪村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求真务实,搞好民调工作

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搞好综治工作,必须深入群众,搞好民调,了解民情。在“三联两访一帮”走访活动中,欧光垣同志虽已年过半百,但依旧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徒步翻山越岭,不畏艰难困苦,走组串户,风里来雨里去,开展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情,了解群众所想所需,发现新问题,寻找矛盾的根源,研究化解矛盾的方法,找准处理矛盾的落着点和切入点。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向群众学习。每年两次民调,时间长,任务重,点多面广,但欧光垣同志坚持全覆盖式走访,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全村435户群众逐户进行走访,走访群众2000人次。3年来,数百件的各类矛盾纠纷,98%在他手中调解成功,他耐心处理着法律难处理、公安不便管理、村里推不掉、百姓又需要的各种琐碎麻烦的生活纠纷,让自己的爱心升华为雨露滋润父老乡亲。

 

欧光垣组织村民召开民情恳谈会

欧光垣组织村民召开民情恳谈会

开展普法教育,提升全民法制意识

为了改变飘坪村综治落后的面貌,欧光垣同志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法制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只有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才能真正地实现法治社会。他认真开展对党员、干部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学法用法力度,将法制教育列入了村中心组学习,促进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抓好村干部的法制教育,促进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广泛开展法律进户活动,将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一位群众,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三年间,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000余份,培训率100%。

为了在普法的路上不拉下一个人,有时候要到村民家四五次才能碰到人。欧明良同志由于常年在邻村和村各组流动务工,每天早出晚归,很难在正常上班时间见到他,为了给他上普法课,欧光垣同志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最终在邻村的工地找到他,单独为他进行40分的普法教育。欧明良激动的说:“感谢欧书记,专门为我上法律课,深受教育,听了您的课,使我懂得了常用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从点滴做起,心系民生,群众冷暖挂心头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未之尝闻”。欧光垣懂得这句话的深刻哲理,他认识到,作为“第一书记”,只有让群众的心暖了,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打造平安飘坪。

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冷暖

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冷暖

对老百姓说,住房的温暖才是真正的温暖,路通水渠通,群众才能脱贫致富。201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欧光垣的不懈努力,飘坪村向政府争取扶贫资金1088万元。一是投入98万元,改造D级危房15座,C级危房8座,总建筑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让困难群众有了温暖的家;二是硬化村级公路6.2公里,投入资金235万元;三是投入98万元,修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级卫生室、文化体育广场;四是106万元,整修年久失修的山塘5座、新建标准水渠2000余米;五是投入200万元,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六是投入50万元,为500户群众,建设村村响户户通工程;七是投入199万元用于土地整改和农网改造工程。路通了,塘水满了,渠道水畅了,网通了,房新了,一件件事实,一滴滴情感,让群众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乡亲们友善了,各种社会矛盾大幅度减少,邻里们和睦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和理解。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都说共产党好,政府好。现在走在村里的每个院落见到的是一张张堆满幸福的笑脸。

2015年综合治理民调,飘坪村在稠树塘镇排名第一,武冈市排名第50名,前进了435位,2016年综合治理为稠树塘镇第一,武冈市排名第18名,较2014年提高了466个名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7年上半年飘坪村的综治工作再创新辉煌,在镇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4名,由昔日的综治落后村跃入先进村。

昔日干枯的移山水库,加固维修后清水满满

昔日干枯的移山水库,加固维修后清水满满

以心换心,用真情感化矛盾,竭力维护社会稳定

欧光垣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深入群众搞民调,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最让人劳心费力的事,莫过于做群众工作和解决群众纠纷。在处理村民内部矛盾纠纷时,欧光垣探索出一套运用组织、法律、行政、民间、情感等手段的基层调解工作法。

协调村民建房矛盾

协调村民建房矛盾

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

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

最让飘坪村委头疼的事是几任村委没有解决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2001年8组村民林亲群截留武冈市划拨的6000多元惠农资金,不肯拿出来归还于村委,几任村委领导上门做工作,都没有结果。第二件事是19组刘兴刚占用村委惠农资金2000多元,村委上门催要多次,同样不肯拿出来分给村民,群众意见非常大。因此发生多次斗殴,几届村委处理未果,影响极坏。2015年,这两件事的处理落在欧光垣的身上,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林亲群和刘兴刚平时的为人,对症下药,6次上门做工作,与他们交朋友,讲道理,讲法律,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两位同志将惠农资金交还给了村委,并向村民做了检讨。真心换真心,干群关系变成了鱼水之情,群众和睦了,飘坪村和谐了。欧光垣同志这样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案例不胜枚举。

相信,在飘坪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有欧光垣“第一书记”的引领,领飘坪人民将昂首阔步,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