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经济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邵阳经济开发区厂房。
邵阳新闻网讯 (记者 邱文丽 通讯员 邓小强)8月29日,三一湖汽生产的30台环保智能渣土车正式交付给外地一家客户。三一湖汽常务副总经理伍玉银介绍,今年1至7月,公司新研发的环保智能渣土车销售额达3.5亿元,这一市场新宠的成功研发并打入全国市场,与邵阳经开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密不可分。
在邵阳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环保、城管等十多个职能部门入驻窗口,实现从“审批来回跑”到“只进一个门,服务一条龙”的转变,全面构筑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激发邵阳经开区发展活力,实现“园区事项、园区办结”。6月21日,以为园区创造更高效自主的发展环境为目的,邵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对邵阳经开区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8月16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下放一批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采取直接下放和委托下放的方式,结合授权窗口与见章换文的机制,将232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邵阳经开区,倾力打造体制最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此举开创了全省地州市一次性下放权限之最,充分体现了邵阳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权限下放后,市规划局、市建设局等市直部门涉及的园区项目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邵阳经开区,“以前企业办事,需要到各个市直部门跑,如今在我们政务中心可实现一站式办理。”邵阳经开区政务中心负责人张弓介绍,此次下放的232项权限集中在项目建设方面,这对于促成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理顺经开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权责相符”的政园管理机制。根据市委深改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从9月1日起,委托邵阳经开区管理双清区高崇山镇,渡头桥镇和火车站乡的10个村。托管“一镇十村”后,邵阳经开区基本实现“园政一体”,将加速推进项目落地。这标志着邵阳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标志着邵阳市经济社会与对外开放站在新的起点上。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邵阳经开区改革顺利推进,改革活力初步显现,经开区“改革、发展、干事、创业”的热土形象逐步树立。改革期间,正是邵阳经开区智能制造、盖板玻璃、分享集团、汉能集团、“气化湖南”工程等重点项目签约、建设的攻坚期,经开区上下以改革为契机,边改革、边建设,实现了改革与发展建设同步推进,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签约额达1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