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陈星 赵佳威) 10月23日,市民肖女士看着挂历上的日期,突然感叹着“双十一”即将来到,想着去年买的一些东西都放在家里没有用过,就觉得自己当时被网购冲昏了头脑,人变得不理智了。
肖女士说,去年“双十一”那天,她在电脑前逛了一天的淘宝,买了4000多元钱的东西,有衣服裤子,有宝宝玩具,有沙发垫子等等。最近,她打开柜子准备清理,发现去年购买的袜子还有十双新的没穿,两双靴子也没有穿过。
跟肖女士一样的还有家住江北的唐女士。唐说,当时看着这样好看又便宜,买了;那样也好看又便宜,买了。一圈下来,她发现自己都花掉两个月的工资了,买回来的东西不是自己最需要的,有些买回来就被闲置了。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去年“双十一”以后,他们接到的投诉不少,都是有关商品质量和快递服务的。
今年为了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邵阳市工商局发布了消费提醒,让消费者提防网络骗子。市12315申诉中心的工作人员尹光东提醒,热衷于网购的消费者比较容易遭遇三大陷阱:在网站上,有许多产品以低于市场价一半或是更低的价格出现,这种超低价的商品有可能是二手货或者是残次品,甚至可能是冒牌货;有些网站的产品信息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发现与网上看到的样品相差甚远、货不对版;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的形式,条款中没有退换货说明,有的甚至宣称对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等等,导致买货容易退货难。
在网上购物时,消费者要做到“四看”:看价格,一般与市面售价过于悬殊的商品,不要盲从盲信网站的虚假夸大宣传。看信誉,购物网站的商家和商品往往都有信誉评级,消费者还可以浏览其他买家对该商家和商品的评价,作为购物的参考。看详情,要看清该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还有售后服务的内容,以避免因误解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看合同,要注意合同中有无霸王条款,如“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等。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陈星 赵佳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