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建设看绥宁四:让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晶 通讯员 向云峰 2013-10-25 00:00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马晶 通讯员 向云峰)“推进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惠及到老百姓,让老百姓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提升文化素质。”10月14日上午,在采访过程中,绥宁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向记者说明了绥宁县文化惠民工程的最终落脚点。在绥宁,文化建设的成果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公共文化基础,也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有乐趣。

苗庄夜景

10月14日晚上,绥宁县红岩镇广场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由该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自编自导的主题为“我的中国梦”乡镇文艺汇演在这里隆重上映,以歌舞、朗诵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文艺汇演让前来观看的群众直呼过瘾。该镇党委书记杨文平介绍,红岩镇的文艺汇演从今年8月开始,每月基本有一次汇演,每次两小时左右,表演成员基本上是由当地居民、当地学校师生和机关干部组成,“我们都是自己编排节目,将身边的事编入节目,通俗易懂,村民们看了都说好。”据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也营造了红岩镇的良好风气,该镇治安环境都有了明显好转。

巫傩艺术团正在表演节目

由村民组成主要成员的巫傩艺术团则不仅起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传统文化的作用,参演的村民们更在其中享受到了无穷乐趣,“一有机会就去表演,又可以唱歌跳舞,还能够赚点收入,我觉得很开心。”上堡村村民杨伍凤高兴说道。

绥宁投资260万元修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

孩子们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舞蹈

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成使用,则极大丰富了绥宁县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和附近爱好学习的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我本来连做梦都不敢想自己能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舞蹈教育,可现在这一切实现了,我每个周末都在活动中心学习舞蹈,很开心,”来自该县长铺子乡李家塘村的民族小学6年级学生苏倩介绍说,自己已经在这里学习了近一年的舞蹈,感觉课余生活很充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据了解,2008年6月,总投资约260万元的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竣工,同年9月正式开放。为了让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乒乓球、舞蹈、美术、声乐一批文体课程以及以科技为主的四驱车、机器人和万用机床等一批动手操作课程,实行周末期间免费向全体学生开放,“600名学生可在这里同时学习,这里提供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是文化知识,”绥宁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杨友辉说道。

绥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此外,该县的基层文化网络和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十一五”期间,全县25个乡镇文化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工作自2007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截至2013年9月,全县349个行政村都建好了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全县全覆盖;文化广场遍布全县城乡,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馆、图书馆配备越来越齐全,“两馆”免费开放步入正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宽,流动舞台车开到了寻常百姓家门口;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开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落户绥宁;“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惠及全县农村群众;“五下乡”覆盖面一年比一年扩大;12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长年活跃在苗乡侗寨,给留守老人和儿童捎去问候与欢乐。

目前,绥宁县正在计划修建当中的民族体育馆、图书馆、绿洲文化广场也都将本着服务百姓、丰富生活、提供精神粮食的宗旨,让文化工程项目真正起到惠民的作用。“我们现在还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把绥宁的特色文化加以物化,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的到,看的到。”绥宁县委书记唐渊指出,绥宁的文化建设最终要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要让老百姓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作者:马晶 向云峰】

【来源:邵阳新闻网】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