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访谈】张千山:发扬三创精神 打造文化名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慧兰 2013-11-20 00:00

邵阳新闻网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进行了重点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邵阳文艺界怎么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谋求发展?11月20日,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接受采访时表示,邵阳要立足邵阳文化资源、人才队伍、发展目标的实际,大力发扬“创意出活动,创优出品牌,创新出影响”三创精神。充分挖掘、整理邵阳区域文化,并向外推介,以实现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邵阳打造成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这一目标。

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接受采访

张千山介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体系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传承民政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自身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目前,邵阳正在做以下三件事,提升邵阳文化实力。

打造一批文艺服务基地。过去,总有人觉得文艺工作比较空,没有平台,难以产生效益。但目前,邵阳市城区已经打造了7家有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美术馆、书法院、艺术馆,比如:邵阳市美术馆、宝庆号艺术馆、宝庆书画院、宝庆艺术馆等。这些文化场所平均每个星期有一场对市民开放的有规模的文化活动,受到了市民的认可。

培育一批文艺家。建立健全协会,吸收新生势力,充实文艺家队伍,近两年,邵阳各文艺各协会吸收了大批80后、90后青年文艺家,并不拘一格降人才,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让这些年轻人到各协会担任骨干、秘书长等。

 出版一套荟萃古今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近,邵阳成立了《邵阳文库》编撰机构,正式启动《邵阳文库》编撰工作。《邵阳文库》以邵阳2500年来积累的文学艺术成就为主要研究对象,目前已拟定书目近200册,包括文选、典籍、人物、风物、研究等五大类,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军事、音乐、戏曲、美术、科技、商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内容。这将是对邵阳文化资源的大挖掘、大整理、大检阅。

张千山表示,文艺界要在创意方面有些好的思路,要从切合群众需要、地方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要有大的文化项目,才能支撑起“文化强市”。

邵阳如何实现文化“后发赶超”?张千山认为,这与建设一个开发的文化市场体系密切相关。要让民间资金投入到文化建设项目中来,比如办出版社;要降低文化产业入户门槛;要对文化市场的经营者、交易者给予政策优待,让他们在投资文化产业时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此外,鼓励对外开放,把自己优势的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出来,推介出去,比如: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花瑶挑花、蓝印花布等,做成地域性的品牌,产品就可以远销国内外。

【来源:邵阳新闻网】

【编辑:李慧兰】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