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晓江接受专访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兰 通讯员 尹青娟)11月25日,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王女士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一分钟,就在自助打印机上打印出了化验单。她说:“现在在中心医院看病挂号都不需要排队了,连化验单都可以自助打印。”我们看到,尽管当天是星期一的上午,但当时门诊大厅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排起长龙。
医疗服务质量是卫生部门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邵阳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介绍,近年来,邵阳各医院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工作重点,围绕便民惠民,采取包括继续实施无假日医院、预约诊疗、便民门诊等措施,优化就诊环境和服务流程,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目前,三级医院普通号源全部可预约,专家号源开放预约率在60%以上,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合理安排专家门诊,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
信息化建设后的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变得舒适宽敞,往日排长队挂号看病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导诊人员正在帮助患者家人使用自助挂号缴费机
以“创卫”服务于“创文”
刘晓江说:“加强全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清除、饮用水监管等工作都是我们的责任工作,也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各指标密切相关。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作是卫生城市创建,我们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服务于文明城市创建。”
加强全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今年以来,市直管公共场所单位全部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部门对市区住宿、美容美发、沐浴、游泳、车站、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的顾客用品、用具、容器、布草类及空气质量等进行卫生抽样监测,共采集各类样品166份,检测合格158份,合格率为95.18%;
饮用水卫生监管方面,邵阳市卫生局组织市疾控中心开展集中式供水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和三个水厂每季度一次的全分析监测。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医源性疾病传播,卫生部门对32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了监测。目前市直医疗机构均落实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完善了应急预案,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暂时储存,最后均交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完善社区居民医疗服务。目前,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覆盖城市户籍居民近78万人。全市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目,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免费为城市居民开展11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建档率81.2%,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23405人、8775人、1306人。
攻克难点
无偿献血指标、控烟禁烟工作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指标,但这也是卫生部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难点。刘晓江介绍,根据标准,省文明城市创建中无偿献血指标要达到千分之六。邵阳市人口为800万,按省级标准应达到4.8万人/次,而2012年邵阳市无偿献血仅为2.8万人/次,与创建省文明城市标准有较大差距。今年前10个月则仅有17017人次献血,离4.8万人次还差3万多人次。此外,控烟禁烟阻力较大。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但在具体行动上自觉禁烟的人还是较少,在街上、车站等公共场所吸烟的大有人在;加之公共场所禁烟执法权不明确,对吸烟者只能采取说服劝导,面对不听劝导者也别无他法,这一点在医院内体现的更加明显。
市中心血站检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试验结果
对于这两大难题,刘晓江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献血网络,无偿献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等都是有效举措。控烟禁烟方面,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劝导吸烟者自觉控烟禁烟。
刘晓江说,目前全市卫生系统正处在文明城市创建全力攻坚阶段,创建工作将突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场所监管等重点内容,实行“六定三包”(六定: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定人员;三包:包进度、包质量、包达标)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宣传,提高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知晓率、参与率,深化机关、服务窗口创建,夯实创建基础,落实责任主体单位,达到创建标准。
【来源:邵阳新闻网】
【编辑:李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