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何时打开这把大雾“锁”?

来源:邵阳晚报 作者:李逢源 杨洋 2013-12-27 00:00

汽车在大雾中缓慢前进。  罗哲明摄

浓雾下的拾荒者。  罗哲明摄

  12月21日清晨,全省美术联考开考,我市考生们在大雾中进入邵阳学院考场。  罗哲明 摄     说到雾霾,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今年12月以来,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 与往年不同的是,作为鱼米之乡的南方,今年成为了受雾霾影响最严重之地。即便在邵阳这个四线内陆城市,最近亦是云雾缭绕,天空一片灰蒙蒙的。人们不由感慨,何时才能拨开云雾呢?                      “别问我为什么活在当下”      在雾霾肆虐的天气里,在上海读书的孙晶晶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白茫茫一片,幽默的她配上了如下文字说明:“我回首过去,空无一人;我望向前方,一片氤氲,一个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的人,除了看着脚下的一方土地,还能望向哪里?所以别问我为什么活在当下,因为没有办法。”在邵阳,类似的场景也绝非少见。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加上低压影响,伴随空气湿度的不断增加,大雾弥漫的天气也逐渐增多了起来。走在邵阳的大街小巷,同样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在市民曾女士的记忆中,邵阳过去的天空湛蓝如洗,呼吸的空气也是清新纯净。然而,近半年来市区空气质量的变化,却让她感到有点不适应:“我在邵阳生活了四十多年了,现在感觉空气变差了许多,有时候白天走在西湖桥上,看到四周都是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心里都有点害怕。”曾女士以前有晨练的习惯,但现在,她觉得呼吸中有吸入异物的感觉,于是把锻炼时间调整到了晚上,只是跟朋友到江北广场跳一下广场舞。谈到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她认为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特别是有些车辆,那个尾气真的吓人,车一发动,浓浓的黑烟,这能不造成污染么?”      “大规模工地建设,也是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之一。”旁边的小周搭上话道,他是邵阳学院大二的学生,“去年我们刚到七里坪校区的时候,周围都在搞建设,到处都在修路,街上满天的灰尘,那时候真是受不了。一到刮风的时候,真是漫天尘土,憋气都要憋好久。现在邵阳大道等地也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空气质量也是不敢恭维。”      “在北京等大城市,PM2.5指数虽然高,但至少这是外表上看不出来的,但在邵阳,空气污染确是可见的,比如你能看到汽车尾气冒出的浓浓黑烟,路面上漫天的尘土飞扬,走在街上散步,看到绿化带上都是灰尘,这其实给人的感觉更加不好。”在北京生活过半年的张女士道,如今走在邵阳,她习惯戴上口罩出行:“身体比较重要啊。”                    “是什么污染了我们的空气”     “邵阳市现在还不能检测PM2.5,我们这边可能还称不上雾霾。”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岳文雄科长如是说。据了解,如今邵阳市区监测大气污染共有四个点,分别设在邵阳学院附近、一化工厂、江北啤酒厂和西湖路原环保大楼,覆盖了邵阳市的文化、工业及生活区。而检测的项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粉尘。“从目前检测的数据来看,邵阳市的空气质量还算比较乐观。”岳文雄科长道,他同时也透露,根据省里的要求,在明年年底,我市将引进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增设一个监测点,监测项目也将扩大到细颗粒物(PM2.5)、臭氧以及一氧化碳。      尽管论空气污染,或许“赶不上”某些大城市,但不可否认的是,邵阳如今的空气质量已然是“今非昔比”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空气呢?就岳文雄科长看来,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导火索之一。“邵阳市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双清区,那里位于城市的上风向,邵阳主要刮东北风,风一吹就把工业产生的废气带到城区来了。”岳科长分析道,“此外,虽然邵阳市建有热电厂,但还是存在不少企业使用燃煤锅炉发电,而这些工具又缺乏除尘设施,这样也加剧了空气污染。即便是宝庆电厂,它实际上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但由于它耗煤量大,一天要烧七千吨煤,又建在市区,对大气环境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对于市民普遍关注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岳科长也丝毫不回避。“现在城市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我市新增的汽车就有两万,但是很多人都选用较便宜的含铅汽油,这也进一步影响了空气质量。另外,还有很多柴油车,燃烧得不充分,就很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岳科长表示,如今,机动车尾气问题归交通部门负责管理,由环保部门进行监督。从今年10月起,我市所有新车开始发放绿标牌照,但由于未能开展尾气监测,发放黄标牌照的条件尚未具备。岳科长预计,到2015年,我市可以实现进行尾气监测的目标,从而发放黄标牌照,对一些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限制或禁止出行。      针对建筑工地产生的尘土飞扬,市城管局渣土办也表示“压力山大”。“现在建筑工地太多了,有很多老城区建设工地大面积施工,尽管有规范围挡、高压冲洗设备、清洁人员,但是施工时粉尘随风飘散到空气中,污染面积大,这个无法控制。”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道。此外,进城道路带泥严重、部分道路未硬化、社会车辆多、一些渣土车运输不规范、密闭措施不到位等,也都是造成“晴天灰、雨天泥”的原因。                     “明年签订目标责任书”        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无疑引发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今年9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而环保部门也正加紧制定法律,今年12月中旬,《大气污染防治法》初稿已完成,明年将报国务院审批。岳科长也透露道,根据省里最新要求,明年各市将签订目标责任书,发生空气污染后,由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这也意味着我市未来将实行更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该怎么治理大气污染呢?市环保部门也提出了不少设想。“由于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我们可以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关闭小锅炉,推广清洁能源。”岳科长介绍到,随着管道天然气入邵工程建设以来,宝庆工业园里的不少工厂都由原来的烧煤改为使用天然气,这对大气质量起到了一定改善作用。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岳科长也建议,可以学习长沙、株洲等城市经验,推广新能源汽车。      至于建筑工地粉尘问题,城管部门也正加大整改力度,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今,市城管局相关领导已经实行责任制,挂点三区督查落实情况。从工厂到弃土场,“两点一线”都必须严格管理。工作人员介绍道,渣土车从工地出厂时,需经过一系列清洗程序,确保净车出场,并严格密闭运输。同时,也加大了路面清洗和维护的力度,在西湖南路,还配备了专门的洒水车,以减少社会车辆带泥现象。至于弃土场,渣土办主任梁武军表示,目前邵阳市区北塔区有两个正规弃土场地,其中一个已经基本达到载土容量,在明年,大祥区和双清区也预备筹建弃土场。同时,针对一些装载流散体(散装水泥、河砂、砾石等)的车辆运输不规范,明年将统一对这些车辆颁发运输资格证,并尝试推进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化运作。   【来源:邵阳晚报】   【编辑:李慧兰】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