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黄可乐 尹汶沂)黄桥飞是一名交通劝导员,在邵阳市区敏州路和西湖路交汇的十字路口执勤已有一年多了。平时,看到老人过马路时,她和同事们,还有在附近执勤的交警同志都会主动搀扶一把。没想到,这一搀,便让一名老人永久地记在心上。2月17日,这名老人特意赶到了这个路口,向帮助过自己的交通劝导员和交警们表达谢意。
一次次搀扶结下不解缘
老人名叫何志成,今年75岁,是某银行的退休员工。何1997年患上了中风,2005年又发作了一次,落下了病根,右手活动不便。为了锻炼身体,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行走,每天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累了便就近休息一下,再接着走。近十年来,他走遍了邵阳大大小小的街道,也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温暖。
“我的动作很慢,过马路时,经常没法在绿灯时限内走完斑马线。这种时候,总是会有好心的交警、劝导员来扶我过马路。我很感谢他们。”何志成随身带着根拐杖,或是雨伞,但是为了不产生依赖性,他走路时坚决不借外力,因此看上去更是颤颤悠悠。每天8时30分,何志成都会从家中出发,有时沿着敏州路往西边走,有时候会沿着西湖路去城南公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个岗亭的工作人员,他们扶我的次数最多。我每次过来,他们都会主动过来护着我,怕我摔倒,还不停地叮嘱我要‘慢些’、‘别心急’。”
“人只有身体不中用了,才知道别人的帮助是多么的重要。”何志成说,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的腿脚越发不好使,有时候会挡了道路,但没有人嫌过他、骂过他,反而多番照顾。“我在邵水桥桥头上台阶的时候,一些女学生也会主动让路,说‘嗲嗲,你要小心点,别滑到了’。”
巧的是这一天,交警支队大祥大队三中队的协警队员肖六清在该路口轮岗,也让何志成认了出来:“上次在双拥路,这位好同志也扶过我,真是谢谢你啦!”肖六清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帮助您老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片片爱心树立好榜样
“说实话,看到路过的市民遇到了困难,我们帮上一把根本不算什么。举手之劳,也不曾图过回报。”黄桥飞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小善举会被一位老人这样地惦记着,心里暖和和的。工作期间,黄桥飞不仅在身边看到过很多“活雷锋”,就是她自己也做了不少好人好事。去年夏天,黄桥飞看到一位盲人伫立在路口,得知这位盲人要去斜对面后,将其搀扶了过去。还有一次,她看到一名儿童在马路上横冲直闯,连忙将其拉到身边,才发现这是一名智障儿童。她一直守着这个孩子,直到救助人员赶到。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让交通执勤人员们都已习以为常。去年,也是这个路口,一名五六岁的男童和家人走失了,站在路边不停哭泣。交通劝导员何淑珍将孩子牵到岗亭里,并积极联系孩子的父母,最终让孩子和家人团聚。后来,孩子的父母提着厚重的礼品,专程跑到何淑珍家中表示感谢。何淑珍只是淡淡地笑着,拒绝了礼物,接受了谢意。她的这一举动,受到了工友们的称赞。
一份份感动传递“正能量”
滴水恩,湖海情,善意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会播撒,会发芽,会让人感恩和铭记。何志成老人心怀感恩,也希望能够将这些“正能量”更广泛地传递出去。“我受到了社会的馈赠,我也只能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馈这个社会。”何志成从不乱闯红灯,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他也从不乱丢纸屑,平时衣兜里总准备着一块手绢,当在路边的公共椅凳上休息过后,便会将椅凳擦得干干净净。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他还会主动打扫社区,给邻里带来一个好的卫生坏境。
何志成坚定地相信:爱心能够传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越来越好,文明之路将越走越宽。
【作者:黄可乐 尹汶沂】
【来源:邵阳晚报】